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特別關注

一條江,打開人們思想文化空間

——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調查

本報記者 李俊杰 竇 皓
2023年08月30日08: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條江,打開人們思想文化空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觀察)

  大江大河跨區域的流域綜合治理,難在“協同”二字。

  新時代,大江大河流域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理論創新到實踐探索的課題。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千島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新實踐,打開了生態文明建設中人們的思想文化空間。

  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東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最終匯入錢塘江,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裡。

  2012年以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不斷推進,至今已完成3輪試點。如今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為優並穩定向好,跨省界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清水,千島湖水質實現同步改善。

  今年6月,浙皖兩省簽署《共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協議》,開啟第四輪試點。協議明確,除資金補償外,兩省還將在綠色金融、新興產業、傳統農業、文旅產業、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范圍也擴大至安徽省黃山市、宣城市全域,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全域。

  從“試點”到“樣板”,從資金補償到產業協作,從協同治理到共同發展,浙皖兩省不斷創新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逐步走出一條上游主動強化保護、下游支持上游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

  “歷時11年的4輪試點,都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一次次打開人們思想文化空間的結果。”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推動開展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首先打開的是人們的思想文化空間”

  如今的千島湖,波光瀲灩、水天一色,泛舟湖上,宛若在畫中穿行。

  但曾經,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當時,安徽省黃山市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一些污水和垃圾經新安江流入千島湖,導致部分水域水質惡化、藍藻泛濫,威脅魚類生存。

  新安江流域污染問題怎麼看、怎麼辦?2011年,習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千島湖是我國極為難得的優質水資源,加強千島湖水資源保護意義重大,在這個問題上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希望“浙江、安徽兩省要著眼大局,從源頭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贏之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提出建立生態補償制度。2012年,財政部和原環境保護部牽頭,浙皖兩省共同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正式實施,首輪試點為期3年。

  回溯新安江流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黃山市和杭州市干部形成共識:“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決策部署,推動開展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首先打開的是人們的思想文化空間。”

  隨后,浙皖兩省著眼大局,從源頭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贏之路。“這些年來,我們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感悟其中蘊含的人民至上、問題意識、系統觀念、守正創新等理念,這教給了我們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新時代10年來新安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歷史性變化的根本原因。”通過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浙皖兩省黨員、干部對此認識更加深刻。

  2012年至2014年的首輪試點中,上游黃山市通過淘汰高排放高能耗產業、嚴格審批流程、加快產業轉型等一系列措施,以源頭整頓提高水質﹔投入資金加速布局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工業點源污染治理等板塊,擺脫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徑。

  “但首輪試點評價指標較為單一,局限於水質層面,沒有充分考慮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上的差距。上游付出了較大的經濟成本,但補償有限,這既加大了綜合治理難度,也加重了城市的經濟增長壓力。”黃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中心主任阮堂亮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保護與發展的辯証關系,也為不斷完善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提供了科學指引。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介紹,第二輪試點與第三輪試點對此前的不足進行了研究改進,提高了資金補償標准,讓浙皖兩省合作有了更堅實的物質保障。近年來,國家開發銀行等發起設立新安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進一步解決了資金補償不足的問題。

  同時,第二、三輪試點逐步健全了水質考核標准,加大了生態保護在考核體系中的比重,改變了首輪試點中綜合治理評價較為單一的情況,減輕了上游地區的整治壓力。

  2015年至2017年的第二輪試點,浙皖兩省就改善水體質量和增加補貼資金的內容達成一致,重點推動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源頭保護轉變,從項目推動向制度保護轉變,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轉變。

  2018年至2020年的第三輪試點,中央財政資金退出,浙皖兩省每年各出資2億元設立補償基金,進一步提升水質考核標准,探索基於貨幣補償的多元化、社會化、長期補償方式,逐步擴大補償資金的使用范圍。第三輪補償協議在水質考核中加大總磷、總氮等指標的權重系數,提高了水質穩定系數,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產業投入。黃山市加快融入杭州都市圈,強化杭黃兩地產業項目對接,加快實現綠色發展。

  “著力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人們的思想觀念又一次提升”

  第三輪試點結束后的2021年,新安江流域水生態服務價值達64.5億元。浙皖兩省從單一資金補償,到進行多元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助推當地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在價值逐步顯現。

  農業方面,浙江省淳安縣鳩坑鄉與安徽省歙縣璜田鄉簽署了《流域共治合作協議》,協同培育茶領域人才,強化選育優良茶種的合作,開展跨區域旅游協作。淳安縣鳩坑鄉青苗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光說,如今,村裡露營基地、精品民宿、有機茶園等融為一體,成為推進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文旅方面,浙皖兩省嘗試建立生態補償與產業結構優化協同發展的長效機制。新安江流域沿線串聯起多個5A級景區與傳統村落。2021年,杭州市、黃山市聯合印發《杭黃毗鄰區塊(淳安、歙縣)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區建設方案》,合力構建“兩鎮做強、湖城支撐、串珠成鏈”的山水大畫廊格局。

  位於浙皖交界的淳安縣威坪鎮,鎮黨委書記徐建強手機裡存著幾十名黃山市和歙縣干部的電話號碼。他說,借助生態補償改革試點建立起的聯系機制,浙皖兩地鎮村相關負責人相互推介農特產品已成為常態,人才也實現互聯互通。威坪鎮與上游黃山市多個鄉鎮合作,建立威坪鎮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產業園,內設杭黃毗鄰區塊共同富裕產業園。

  產業方面,作為總部設在杭州的公司,農夫山泉位於黃山市黃山區焦村鎮、耿城鎮內的生產基地建設正持續推進。近年來,黃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杭黃綠色產業園挂牌運行,杭黃兩市簽訂協議,分類謀劃一大批產業對接合作企業(項目)。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九大產業,2020年以來,杭州市持續赴黃山開展各類項目簽約投資,投資額不斷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改革試點的參與者、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何文英說:“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復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我們在推動試點過程中,著力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人們的思想觀念又一次提升。”

  “努力實現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

  前三輪試點,每一次都有新的提升和拓展。隨著試點深入推進,生態補償機制也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實現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浙皖兩省的許多干部深有體會。

  “前兩輪試點在推動發展和保護的平衡上還有空間,補償資金遠低於上游水環境治理投入。”阮堂亮介紹,在第三輪補償結束后,上游黃山市已投入190多億元用於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根據前三輪試點簽訂的補償協議,中央及浙皖兩省提供的生態補償資金為48億元。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前兩輪試點中的補償制度靈活度相對不足,補償制度的內容、形式以及評判指標較為單一,綠色產業扶持、重大生態工程幫扶建設、資金技術人才援助等上下游市場化多元補償方式還比較缺乏。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指出:“要推廣新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經驗,鼓勵流域上下游之間開展資金、產業、人才等多種補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浙皖兩省深化生態補償機制提供了科學指引。

  在前三輪試點基礎上,根據今年6月新簽署的《共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協議》,2023年補償資金總盤增至10億元,從2024年開始,資金總額在10億元基礎上參照浙皖兩省年度GDP增速,建立逐年增長機制。

  補償方式上,浙皖兩省也在多個產業展開協作,加強上下游產業人才合作,深入探索園區共建、產業協作、人才交流等多種合作方式。浙江省每年通過“浙皖合作十件事”,助力上游安徽省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增強造血功能。

  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推進處處長章平介紹,浙皖兩省還將聯合開展一系列政策體制機制創新試驗,比如共建產業合作園區、聯合打造文旅品牌,通過合作辦學辦院、托管經營等方式,深化上下游地區教育、醫療、養老合作,以及共同搭建試驗區人力資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鼓勵上下游地區機關、園區、學校、醫院等通過互派挂職、雙向交流的方式,實現干部和人才交流合作。

  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過程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新形勢下,推動生態補償機制提質升級是必然之舉,第四輪試點提出共建“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體現了浙皖兩省的使命和擔當。

  浙皖兩省干部群眾表示: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不斷以新的思路和辦法推動解決問題,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征程上共同建設“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樣板區”一定能從“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