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敦煌 共赴文化交流盛會
——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側記
萬裡絲路逢盛會,千年敦煌迎嘉賓。
9月6日,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這是一場文化交流的盛會,也是一次牽手世界的邀約。這一刻,世界目光再度聚焦敦煌,5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200多名嘉賓齊聚於此,共赴一場文化之約。
本屆敦煌文博會以“溝通世界: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為主題,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融合、思想融匯、感情融通,為絲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橋,為促進民心相通締結人文紐帶,為沿線攜手發展增添動力之翼,合力奏響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華彩樂章。
這是一場文化交流的盛會——
絲路千年,文博相會。
9月6日一早,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陸續迎來了參加本屆文博會的中外嘉賓。他們有來自土庫曼斯坦、馬達加斯加等國的政要,有來自摩爾多瓦、阿塞拜疆等國的文化部長,也有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國內各省(區、市)的代表,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敦煌,共赴這場文化交流的盛會。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歷史上各民族友好往來、互通有無,使這裡成為“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匯流之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新點亮了沉寂的絲路古道,也再次將敦煌推向時代前沿。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說:“敦煌是各種文化交流匯合的地方,文博會再現了這一景象,希望甘肅進一步加強與國外國內的文化交流,推動敦煌文化、甘肅文化更好地發展。”
“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是加深友好關系的最好方式。這是我第一次來甘肅,精彩的文博會、精彩的表演都讓人興奮,能通過文博會了解甘肅、了解中國,這裡很棒。”斯洛文尼亞駐華大使蘇嵐說。
在盛大的開幕式之外,本屆文博會還舉辦多元多彩的文化展覽,包括主賓國專題展、主賓省專題展、“藝匯絲路——絲路童心”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兒童畫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典范和敦煌學研究高地建設成果展等,涵蓋絲路沿線文物精品、藝術作品、文創產品。
此外,還聚焦隴原特色,舉辦主題文藝演出活動,包括展現博大精深敦煌文化的音樂劇《飛天》音樂會、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代表性音樂素材為主線的中國音樂家協會2023金鐘之星“一帶一路”民族音樂會,以及中外藝術家聯袂演出的《相約敦煌》文藝演出,彰顯絲路文化的博大深邃和包容兼蓄。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我們特別期待通過敦煌文博會,廣泛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更加深厚的文明力量。”中國作協辦公廳副主任劉秀娟說。
這是一場文明互鑒的盛會——
曾經,絲綢之路的聲聲駝鈴連通東西方﹔如今,絲路重鎮敦煌,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者激起強烈共鳴。
甘肅和土庫曼斯坦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絲綢之路既是雙方商貿交流之路,也是文明交往之路,更是民心相通之路。
“盡管土庫曼斯坦和中國距離遙遠,但卻擁有同一個夢想——創造一個繁榮昌盛、互聯互通、文化多樣、經濟合作的世界。”主賓國土庫曼斯坦代表阿什哈巴德市副市長古爾班諾夫·巴以拉穆拉特說,絲綢之路歷來是互聯互通、文化交流和經濟繁榮的象征,希望借助敦煌文博會這一平台,繼續在兩國之間架起理解與合作的橋梁,共同傳承絲綢之路的豐富遺產,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文化的孕育和傳承穿越千年,文明的融匯和互鑒歷久彌新。“敦煌文博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裡我看到有非常著名的學者齊聚一堂,大家可以對中國話語、中國文化價值在世界的影響力等進行深入討論,為共同開拓繁榮發展之路貢獻智慧和力量。”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教授張素琴說。
蘭州文理學院旅游學院院長高亞芳說:“第六屆文博會展示了國際范、國潮風、甘肅味的特色,是一個高水平文化交流與合作平台,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相聚敦煌,深入交流互鑒,攜手助力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文博會期間舉辦的“敦煌論壇”,涉及傳承絲路文化與構建文明新形態、敦煌學研究弘揚的世界意義、敦煌舞的創新與發展等“一帶一路”建設課題,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暢想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
以文載道,敦行致遠。敦煌文博會正在以文化的視野拓展互信互通的空間,以開闊的姿態展示開放多元的格局。在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登渤看來,敦煌文博會積攢的成果、共識和友誼,將會永遠留在敦煌,在敦煌文化交流史冊上增添更多有意義的元素和話題。
這是一場互利共贏的盛會——
千載流澤,絲路古道新機煥發﹔十年砥礪,“一帶一路”枝繁葉茂。
肇始於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既是貿易大走廊,也是文明大動脈,更是友誼大紐帶,打開了各國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沿線文化由此發揚光大,沿線人民借此對話交流,沿線國家地區因此走向繁榮,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合作平台,取得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文化成果。
馬達加斯加是首批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國家之一。馬達加斯加國民議會副議長拉扎芬齊安德拉法·讓·布魯奈爾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相關國家受益匪淺。“中國的技術在我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醫療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仍有合作領域有待開發,未來我們可以在旅游業等領域深化合作、互利共贏。”
文化之於甘肅,既是寶貴的歷史財富,更是強大的生產力、競爭力。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說:“這次來到敦煌,北京大學與甘肅省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相信未來我們會在文化交流、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交流。”
本屆文博會還舉辦2023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敦煌)會議暨甘肅重點產業鏈對接洽談會,與會嘉賓聚焦共商共建共享賦能全球文化產業、文化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搭建文化融合、產業聯動、成果共享的平台。
“敦煌文博會對新加坡企業來說是一個新機遇,能夠更好促進兩地互融互通,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能與本地企業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更好地促進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加坡RCEP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博說。
從敦煌出發,本屆文博會將進一步推動形成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合作機制,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識﹔進一步傳承弘揚敦煌文化,展示世界文明交流融匯的燦爛成果﹔進一步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結出豐碩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