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元旦假期,甘肅積石山縣受災群眾——

溫暖過節有保障(在現場)

董洪亮 趙帥杰
2024年01月02日16: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溫暖過節有保障(在現場)

2023年12月31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石塬鎮秦陰村臨時教學點,志願者陪孩子們玩游戲。

本報記者 趙帥杰攝

1月1日,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安置點,村民在板房內整理被褥。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攝

1月1日清晨拍攝的甘肅省積石山縣石塬鎮沈家坪村安置點景象。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攝

整隊、出旗,全場肅立,國歌雄壯。

1月1日上午8時許,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石塬鎮沈家坪撒拉族小學冉冉升起。升旗儀式現場,有黨員干部,有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有公安干警和群眾代表。學生們站得筆挺,右手高舉過頭頂,向國旗庄嚴敬禮。

沈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官義告訴記者,元旦假期,村裡組織了象棋、拔河、籃球和跳繩比賽等活動,大家在集體活動中迎接新的一年。

揉面團、搓成條,對折旋轉后下進鍋中,“刺溜”一聲,金黃的麻花翻騰起來。臨近中午,秦陰村村民李志德和妻子忙著張羅午餐。火爐旁,燉好的牛肉湯飄出濃香。“新年得有新氣象!”李志德說。

李志德一家暫時安置在活動板房裡。板房內,牆壁潔白,屋頂裝有燈具,電和網入了戶,出門不遠便有接水處,屋裡還有一台火爐,既能做飯又可取暖。指著牆上的圓形儀器,李志德說,這是節前安裝的一氧化碳報警器,有了它住得更放心了。截至去年12月29日,積石山縣4個重災鄉鎮建成過渡性安置活動板房近1.6萬間。

“地震后24小時內,我們住進了帳篷,4天后搬進了條件更好的活動板房,米面油和煤炭免費配送,吃住有保障,心裡踏實不少。”李志德從事室內裝修行業,眼下工作進入淡季,正忙著給羊群接羔育肥。“雖然暫時不能回家,但有黨和政府及時貼心的幫助,我們重建家園就有了主心骨。”李志德說。

在大河家鎮大河村,救災帳篷已全部更換為活動板房,室外的煙囪裡升起縷縷炊煙,受災群眾基本從應急性臨時安置轉為固定性過渡安置。

在大河村安置點對面,60歲的蘇哈如乃經營著一家便民超市,趁著新年的當口,他重新開門營業。“國家幫扶了咱們,咱們自己也要行動起來。”蘇哈如乃說。

店裡不時有群眾前來購物買菜,蘇哈如乃站在收銀台前忙著稱重、算賬,從四川成都趕回來的兒子蘇興學在一旁幫忙裝袋。閑暇時,他拿起一張嶄新的日歷貼在牆上,數了數距離春節的日子,蘇興學轉過頭說:“我先不走了,留下幫忙,一起把震后的家重建起來。”

元旦假期,甘肅省市縣三級機關干部廣泛開展走訪慰問,為災區困難群眾送上慰問品﹔一些村民齊聚一堂,收看跨年晚會、炸起油果子……據了解,積石山縣受災居民住房和村鎮建設選址工作將於今年1月15日前完成,確保居民住房10月底前建成並入住。

連日來,大河家鎮韓陝家村村民海開立全身心投入恢復生產,駕駛旋耕機給溫室大棚鬆土翻地,“家人已安頓妥當,接下來就是要好好努力,等搬進新房,爭取讓家裡變個新模樣。”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2日 第 04 版)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