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聯動全市、讀書活動多樣、閱讀空間密集——
書香滿“香山”
日前,記者跟隨國家級全民閱讀品牌活動“書香中國萬裡行”走進廣東省中山市(古稱“香山”),打卡內涵豐富的品牌書展、了解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探訪各具特色的城市書房,4天時間裡,記者深度感受了中山市全民閱讀的熱烈氛圍。
打造市民閱讀盛宴
老時間、老地方,2024南國書香節中山分會場暨第十六屆中山書展與讀者如約相見。為期5天的書展,共吸引來自中山及周邊各地超10萬人次的讀者,總銷售額突破580萬元。
本屆中山書展內涵豐富,名家雲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全市各級聯動、分散同期辦展”的形式,書展期間共有500多場閱讀文化活動與讀者見面。陳晉、羅平漢、聶震寧等20余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作家親臨現場,助力打造“閱讀的盛宴、讀者的節日”。
書展開幕式上,以“全民閱讀如何成為城市文明的‘支點’”為主題的全民閱讀“紅沙發”系列訪談人氣頗高。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忠、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以及中山市金牌閱讀推廣人冷啟迪,圍繞近些年中山市在全民閱讀推廣領域的經驗做法以及未來如何進一步建設書香城市等話題展開交流討論。
今年6月30日,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深中一體化”成為大灣區城市融合發展的關鍵詞。在此背景下,本屆中山書展重點設立了“深中共讀”深圳出版集團展區,聯合省內外各大出版社、書商,為讀者帶來以“深中共讀”“灣區閱讀”為主題的特色展。市民讀者不僅可以打卡相關展區,收集帶有深中大橋、灣區之眼等地標建筑圖案的紀念章,還能參與中山本土長篇紀實文學《龍騰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設紀實》的讀書分享會,深度了解這一重大工程的建設歷程及背后的故事。
本屆書展在呈現閱讀魅力的同時,也為本土文化設置了“展示舞台”。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中山市火炬科學技術學校等院校的師生團隊帶來的藝術作品聯展,讓書香與藝術實現跨界融合。
市民選書 政府買單
“請問這本書我可以免費借走嗎?”“可以哦,你有借閱卡就可以登記帶走啦。”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一名小讀者成功在展台借走了一本科普讀物——中山書展現場設置了“市民選書、政府買單”環節,持有中山紀念圖書館或各鎮街公共圖書館讀者証的讀者,可在佛山市東方書城、中山新華書店、中山博雅藝術有限公司攤位選擇符合活動要求的書籍免費借閱,隻需按時歸還到中山紀念圖書館即可。
據了解,在購書金額用盡前,該活動將從中山書展一直持續至11月30日。書展結束后,廣大市民讀者可以在相應書店繼續享受活動福利。自2016年推出以來,該活動已經連續開展9年,成為中山市推廣閱讀的一個縮影。
每年世界讀書日前后,“中山讀書月”都會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走近讀者身邊。“童心故事會”“香山講壇”“媽媽讀書會”等品牌活動的形成與推廣,進一步擴大了讀書月的年齡覆蓋面。2023年,“中山讀書月”獲評2022—2023年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在今年的第22屆“中山讀書月”系列活動中,百人共繪百米畫卷、百人齊誦·共讀半小時、書香市集、“以書換蔬”等活動再一次催熱了當地的全民閱讀氛圍。
除了固定開展的年度活動,中山紀念圖書館還會不定期開展流動圖書服務。“今年以來,我們已開展16場流動圖書服務,借出圖書約9000冊。”中山紀念圖書館副館長趙嘉俊介紹,流動圖書車會拉上大量圖書,走進鄉村、學校、企業,甚至文旅活動的現場,每到一處,都受到市民讀者廣泛歡迎。
今年,中山市還印發了《中山市全民閱讀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推動全民閱讀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一步促進書香中山建設。
書房進入景區公園
多元的閱讀活動如何長久有效地落地?豐富的圖書資源如何真正來到市民讀者的身邊?遍布全市的百余家香山書房成為破題關鍵。
景區之中,蓮荷池旁,古色古香的書房裡,清揚婉轉的粵曲余音繞梁……8月16日,在本屆中山書展重點特色分會場——荔景苑香山書房,親子讀者在粵劇演員的指導下共同學習身段動作,感受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荔景苑香山書房,由荔景苑景區建設運營。荔景苑景區副總經理梁彩儀介紹,平日裡,該書房會結合群眾需求,常態化開展各類曲藝演出、閱讀推廣活動。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書房近期還對少兒閱讀區進行全面升級,增設了更多座位。
8月17日上午,記者又來到位於中山市中心城區東部的華僑公園香山書房。頗有設計感的三層連體白色建筑掩映在片片綠意之中,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給人以清新之感。華僑公園的前身為1986年落成的中山市頤老院,曾是當地知名的僑捐項目。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華僑公園以及華僑公園香山書房應運而生。
該書房採取“公建民營”的模式,由政府承擔設計建造與書籍調配,引入社會力量進行內部裝修與實際運營。一層是閱讀空間,二層是沙龍區域,負一層是書房餐吧,建筑的西南角還有一個靜可捧書閱讀、動可承辦演藝活動的階梯廣場……良好的閱讀體驗和豐富的業態讓華僑公園香山書房成為年輕一代的文化前沿陣地。
“這裡環境美、管理好、書籍多,不僅是年輕人,我們老年人也愛來。”73歲的讀者凌垣華正在閱讀《了凡四訓》,他告訴記者,書房離自己家很近,過條馬路就到,他和老伴幾乎每天上午都會來此讀書。
在中山,像荔景苑香山書房、華僑公園香山書房這樣有統一標識、有顏值、有內涵,能與全市圖書館總分館實現通借通還的城市書房共有106家,覆蓋全市所有鎮街。除了“亮相”景區和公園,它們中還有進駐商場、棲身2023年“年度最美書店”星求索書苑之中的星求索書苑香山書房,坐落在稻田邊、入選全國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創新案例的三鄉鎮橋頭稻田香山書房,化身中山非遺文化重要展示、傳承陣地的市文化館非遺主題香山書房,由傳統社區書房轉型升級而來、高校師生創業團隊運營的西區街道西苑社區香山書房等。今年前7月,它們共服務了約194萬人次的市民讀者,同比增長26.23%。
從建設和運營模式上來看,這些香山書房中,有42家由原中山書房升級而成,有61家由公共場館或社會力量自有物業改造而成,僅紫馬嶺公園、中山紀念中學、華僑公園3家香山書房是新建而成。對舊物業的盤活使用,有效降低了書房建設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而17家社會力量全資建設、18家政府社會合資建設的香山書房更是成為中山市對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的積極探索。
“目前,香山書房的運營已經由大規模建設階段轉入精細化管理階段。”趙嘉俊表示,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和中山紀念圖書館正建章立制,對香山書房進行全周期管理——在擴展新書房的同時,清退效能不佳的現有書房,加法減法並重,集中資源促使各香山書房“期望效用最大化”,將香山書房打造成“一書房一特色、百家書房百樣精彩”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讓市民讀者真正享受到閱讀的便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