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冬訪雞籠山古道

徐 斌
2024年12月19日09: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冬訪雞籠山古道

雞籠山全國有多處,安徽和縣雞籠山位列其中。其位於縣城西北的群山之中,海拔240米,主峰海拔275米。舊名亭山,又名鳳台山,因山頂呈雞籠狀得名,是國家4A級景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和縣雞籠山古道植被豐富,景色優美,名人故事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現已成為游覽觀光、撫今追遠的網紅景區。

雞籠山古道初建於2015年,是在原有古道的基礎上開通的,全長約1公裡,寬約2米。其南段為水泥路面,其中有一段是石頭路面,為古道遺址﹔北段原是以水泥柱、預制板搭建的仿木棧橋,由於橋面損毀,2024年改用實木建造。

雞籠山植物茂盛,有較長的植樹史。雞籠山林場的工人介紹,林場在民國時只是苗圃,1960年正式建成林場。林場每年都在植樹、護林。雞籠山林木有原生林、次生林、人工林3種。建場初期,這裡栽滿黑鬆和馬尾鬆,后因生鬆林線虫病而被砍伐清理,柘樹、黃檀、黃連木、山胡椒因此生長起來。原生林有朴樹、楓楊等。引種的有檫樹、板栗、楓香、櫻花等,還有大片茶園。

古道兩側植物品種豐富,喬木尤多﹔石頭也多,爭奇斗艷,以方正為主﹔一道溪水潺潺而來,形成深潭,似聚寶盆,似綠寶石,似丹鳳眼,似巨大的樹葉,似山神的心臟,讓人浮想聯翩。從古至今,名人足跡層層疊疊,或許如今我們每邁出的一步,都與他們的腳步重疊。

走進雞籠山古道,紅的不僅是楓林,還有檫木、紫薇、烏桕、櫻花、楓香、櫸樹、八角楓等﹔紅的也不僅是葉,還有野生衛矛、野鴉椿等的果實、果殼。

衛矛多用作園林綠化,野生衛矛我卻是第一次見。它高三四米,葉卵圓形,或淺紅或深紅,至今還很密集﹔果實長橢圓狀,尖如棗核,聚集成簇﹔皮是紅色,硬實發亮,似山茱萸,似枸杞子,似亮晶晶的紅寶石。放嘴裡咂咂,又酸又澀又硬。

野鴉椿隻有幾棵,葉子不多,遠看是一樹紅花,似一片雲﹔近看是一朵朵花,似紅蝴蝶、紅蜻蜓,保持著飛舞的造型﹔湊近了看,那鮮艷的紅,不是花朵,也不是果實,而是果實向外翻起的殼。林場的工人告訴我,這是珍奇樹種,林區少見。

這裡的樹種還有柘樹、黃檀、雀梅、馬尾鬆。前兩者都是野生樹種,長勢極慢,所幸已經成林。柘樹枝條刺多,又稱柘刺﹔果實軟耷,不規則,肉紅色,像水果糖﹔從被鋸的杈枝看,年輪極其細密。黃檀木葉盡落,樹干光滑、干燥、微黃,整棵樹看起來,蕭疏高古。

雀梅是藤狀植物,有七八米高,纏繞在一棵黃檀上,長這麼高也極少見。雀梅自古以來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素有盆景“七賢”之一的美稱。馬尾鬆以及黑鬆、火炬鬆,本是大量引進的樹種,但因得了鬆樹線虫病多被砍伐,其中僥幸留下的一棵,居然生存下來,傲然挺拔,在古道邊鶴立雞群。

這裡還有很多樹木以及草本品種,有些也是稀有品種,如牛鼻栓、山胡椒、八角楓。常見的植物有高大的檫木、楓楊、桑樹、麻櫟、朴樹、榔榆等,有的高達20多米,樹圍220厘米,樹徑80厘米。有一棵桑樹,樹根處有個洞穴,可鑽進去一個小孩。有一棵朴樹,從古道右邊斜伸過來,像一座綠色拱門,很多游客在它下面照相。古道兩旁和整個山上,有很多高大的朴樹,它們是原生林。

和縣自古以來氣候宜人,植物種類繁多。據《和縣標准地名錄》記載,和縣3000多個村庄中,有100多個村庄是以植物名稱命名的。和縣汪家山龍潭洞出土的和縣猿人頭蓋骨化石以及熊貓、大象等諸多動物牙齒及骨骼化石,足以說明從遙遠的古代起,這裡就是宜人宜居的生態福地。

雞籠山作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仿佛集聚了和縣植物精華,是天然的植物園。山中遍布參天古樹,面積4500公頃,立木積蓄16萬立方米。走在這條古道上,目不見天,道路兩旁,四時之景不同,如同天然畫廊。

古道入口處有塊石頭,刻著“雞籠山古道”5個紅漆大字,是這裡的原生石英砂岩,方正古朴,色如丹砂,歷經風雨。石是原石,道是古道。字是新刻,鮮艷奪目,象征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行,又有多塊石頭。一塊上面刻著南宋詩人楊萬裡的詩:“兩月青山不暫離,入城未見有山時。萬峰送我都回去,隻有雞籠未肯辭。”

楊萬裡在江東轉運副使任上,曾有兩次對所轄區域的巡行、視察,並留下了大量詩篇。該詩創作於他第二次巡行期間。他在詩中所表達的是和州人的深情。

另一塊石頭上刻著朱元璋《登雞籠山》詩:“罷獵西山坐擁旗,一山出地萬山卑。崔巍巨石如天柱,撐著老天天自知。”和州(今和縣)是朱元璋打天下的起點,他在這裡留下許多傳奇故事,令人贊嘆。如今,和縣文化旅游部門正在組織人員排練相關情景劇,擬在古道旁演出,以豐富雞籠山旅游項目。

和縣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正在逐步挖掘、整理、開發、傳播之中。時光更迭,歲月悠悠,這條古道上不知走過幾多人,樵夫村氓、販夫走卒自不必說,著名人物亦不知幾多,一幕幕蕩氣回腸、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這裡上演。

沿古道繼續上行,左側是一條溪流。溪水不多,繞石而下,曲折回環,其聲響細碎,如山間輕歌。怪石嶙峋,大大小小,形成一條石頭的河,仿佛講述著史前的故事。

此處有一深潭,約100平方米,心形,由山水凝結而成。池水清澈如鏡,池邊栽著好幾棵楓香樹,遮天蔽日。據說曾有仙人在此修煉,以仙法化出此池,幫助凡人忘卻世間憂愁與紛擾。我站在池邊,塵世的喧囂漸漸遠去,內心被這澄澈的池水滌蕩得寧靜平和,隻余對這方山水的敬畏與沉醉。

此處有石,有山,有水,有樹。有人擬過一副對聯:“古道千秋,歲月遺痕藏石徑﹔雞籠萬籟,山林秀色映心湖。”

雞籠山古道開通后,南接豐樂古道,北接花月大道。豐樂古道得名於明代永樂年間,相傳當時有一年和縣風調雨順,庄稼豐收,百姓為紀念這一祥瑞,便將當地這條連接四方的重要道路命名為豐樂古道。花月大道得名於起點花園村和終點半月湖,原是砂石路,現拓寬為4車道鄉村公路,也是商業大道、觀光大道。

古道南端的山裡塘村,相傳起源自古時一位商人為報恩而建立的免費供往來行人食宿的客棧。現在這裡雞犬相聞,民風淳朴,高壽者多,自得其樂。在古道北端,所謂“山后”,曾形成過較大規模的農貿市場,一時熱鬧非凡。后來有人把“山后”改成“善厚”,取“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之意並加以弘揚。如今此處的王店村,已經成為省級和美鄉村,今年還舉辦過全國夏季村晚。

雞籠山古道的重新開通,是歷史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它既保留了歷史的厚重感,又展現出現代的便捷與舒適。無論是徒步旅行、騎行還是自駕游,游客們都能在這條古道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它就像一條紐帶,將過去與現在緊緊相連,讓人們在享受現代生活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歷史的韻味。

(責編:邵蘭、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