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民康養大會舉辦

本報北京電 (記者熊建)日前,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主辦、人民康養承辦的2024人民康養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聚焦中國特色康養 賦能人民美好生活”為主題,就發展中國特色康養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開展交流、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康養是“維護健康、養生保健”,健康是目的,養護是方法,主動參與是基礎,品質是關鍵。他提出,“按照年齡分類”和“按照職業分類”的“多元化養老模式——分類指導”,建議老年人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職業、興趣愛好與社會角色,以及身體狀況,科學精准地分類指導養老。
在談到“輕量化養老”時,張伯禮表示,要利用AI技術為老年群體提供更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務。“老年人可以通過智能設備、互聯網手段獲取各種養老資源和服務,包括健康管理、社交娛樂、醫療服務等。與傳統養老模式比,輕量化的養老更加注重個體、智能化和便捷化,符合老年人的需求。”他說。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黨委書記周惠表示,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社區康養的市場需求日益呈現多元態勢,對康養模式的創新和專業服務的細分要求更高,建設中國特色社區康養服務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
“社區康養潛力無窮。”周惠說,從文化傳統與現實需求的維度考量,社區康養是應對老齡化壓力的關鍵形態,“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家庭和社區一直是老年人心靈的歸宿。社區康養模式恰好契合了這一傳統觀念,讓老年人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同時,社區康養還能充分整合社區內的各類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利用。”
大會發布了“大國康養——創新引領中國康養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康養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充分展現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中國特色康養體系的有益探索和寶貴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