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理論·時評

算法更透明 公眾更安心(微觀)

都 芃
2025年02月13日09: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算法更透明 公眾更安心(微觀)

“機票太貴,買不起,不去了”“再也不從你們平台買機票了,竟然這麼貴”……春運期間,部分消費者在一些售票APP評論區留言“喊貴”,期望以此來影響算法推送,降低相關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引發熱議。

如此反向“馴化”大數據,是否可行尚未可知,但它真切反映出消費者對“大數據殺熟”的不安和不滿,需要認真對待。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出行、餐飲平台熱衷於對用戶消費偏好、使用黏性等進行畫像,並據此對相同商品進行差異化定價,“精准”套路消費者,對數字經濟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

利用算法干預信息呈現,侵蝕用戶和勞動者權益,如誘導沉迷的個性化推薦、形成“信息繭房”的同質化推送等,看似悄無聲息,實則欲蓋彌彰,是一種短視行為。這種暗箱操作,長期來看必會導致信任流失、口碑下降。

進一步推動算法公開透明、規范算法應用生態,已成為網絡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廣大用戶的普遍期待。近期發布的《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台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以適當方式公示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主要運行機制等。這是及時糾偏、防微杜漸之舉,有助於淨化網絡風氣,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誠然,算法有相當的專業門檻,普通人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在大數據時代,算法對生活影響巨大,人們不得不高度關切。主動提升算法的透明度,做好同公眾的解釋溝通工作,及時驅散信息迷霧,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對平台企業而言,算法是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重要的商業秘密所在。哪些數據和算法可以公開,能公開到什麼程度,應該以何種方式公開,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厘清。不過,優化檢索、排序、推送等規則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推動算法更加人性化,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比如,有的平台多次推動算法規則公開,根據各方反饋進行改進,將預計送達“時間點”改為“時間段”后,騎手因超時、差評等問題導致的異常情況減少52%,用戶差評率下降67%﹔公開並優化出餐環節算法后,騎手每單等餐時長下降18%。有的平台為解決同質化推送問題,在頁面中增設“此類內容過多”“推薦過多”等選項,給用戶一定的選擇權,也是一種值得探索的思路。推進算法公開常態化,更好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也可以促使企業通過不斷完善規則實現長遠發展,走上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

作為數字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算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股強大的重塑力量。從內容推送到廣告投放,從餐飲出行到購物娛樂,算法的身影無處不在。當前,在構建數字生活的進程中,已有數十家互聯網平台主動開展算法公示,以透明度換取信任度。期待更多企業加入進來,加快推進算法公開透明進程,和社會公眾一起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使不斷更新的算法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增進民生福祉的可靠力量。

(責編:高翔、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