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對接企業需求 靠前服務解決難題
蘭州新區秦川園區全方位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園區裡復工復產的企業
為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蘭州新區秦川園區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姿態,謀定快動、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進企業快速復產、項目快速復工,力拼“開門紅”。截至2月18日,轄區12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復工復產116戶、復產率達90%﹔續建項目復工率達65%。
貼心服務補“斷點”
春節前夕,園區通過線上問卷、實地走訪等形式,對園區129家規上企業48個在建項目計劃復工復產時間、招工用工需求及物資儲備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收集企業、項目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一企一策”幫扶方案,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單位解決,節前引導企業提前做好春節生產安排,鼓勵企業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晚關門、早開工。
“作為一名外地員工,我於正月初六准時返崗,第一時間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身為一名工藝工程師,我深感責任重大。新的一年,我將立足崗位,攻堅克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甘肅天和力德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員工陳奇蒙說道。
春節過后,園區持續加強企業復工情況跟蹤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推動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最大限度減少因員工流動對企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全力以赴保障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針對節后企業普遍面臨的用工短缺問題,協助100余家企業參加人才招聘會,提供崗位500余個,摸排用工需求1000余人,切實打通復工復產“最后一公裡”,為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精准破難通“堵點”
為保障企業、項目順利復產復工,園區建立“一對一”聯絡機制,主動對接企業需求,走訪重點工地,現場協調解決建材運輸、用工短缺、手續審批等難題。
在得知中儲糧一期項目燃氣接入難題后,園區迅速行動,主動對接燃氣公司及相關審批機構,協調辦理接入手續,跟進施工進度,及時解決施工難題,比原計劃提前二十天接通燃氣,助力項目加快投產。
耀望廢鹽綜合利用項目計劃4月調試生產,為了安全有序加快項目進度,園區積極協調石投集團倒排工期,增加施工設備與人力投入,在確保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爭分奪秒加快項目東側道路鋪筑進度。同時,安排專人跟進項目進展,每日收集施工動態,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全力打通施工環節的堵點與難點,為項目早日投產筑牢根基。
此外,園區認真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各項舉措,深入推進企業“包抓聯”,強化“幫辦優辦”服務,指定專人協助項目單位辦理備案、規劃等前期手續,積極幫助甘肅科聚藥業新藥中間體項目等30余個項目完成備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生產要素供給,靠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先后幫助耀望、中儲糧、巴蜀物流、龍源、粵水電等15個項目解決道路、天然氣、供電保障、土地流轉、前期手續辦理等問題40余項。
政策賦能疏“難點”
秦川園區始終堅持“服務跟著項目走”,打出政策組合拳。通過加強資金保障、技術幫扶、用工對接、安全護航等方式,為園區復工復產解決“后顧之憂”。
“我們緊盯國家、省市及新區各類政策機遇,圍繞政策支持重點,主動對接符合條件的企業,全方位為企業提供項目申報服務與指導,從申報流程、材料准備等各個方面為企業解疑解難,全力提升項目資金申報水平,做到應報盡報,政策應享盡享,確保項目申報取得成效。”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偉偉介紹道,開年以來,先后推薦宏牛工業廢鹽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蘭州宏彬負極材料項目、康巴斯高端農藥原藥及農藥中間體項目等29個項目申報爭取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領域專項資金約23億元,為各類企業和創新項目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同時,聚焦國家鼓勵和扶持的關鍵領域精研政策,准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明確的主攻點,堅持部門聯動、多渠道爭取,多方面努力,多層次推進項目謀劃,對正在謀劃階段的30余個項目進一步論証研究,加快提升項目謀劃轉化率,為園區擴大投資積蓄后勁。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 昕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