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裡的鄉村消費新風(鄉村觀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甘肅榆中縣城關鎮睦園農家樂負責人呂富春在修剪海棠花。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重慶忠縣新立鎮家電經營者陳武(右)向顧客介紹家電產品。本報記者 沈靖然攝
編者按:春節消費市場是觀察農村消費動向的窗口。智能電器“飛”進農家小院,美味佳肴擺上農家餐桌,線上購物成了潮流……千家萬戶的“購物車”升騰鄉村消費的“熱乎氣”,彰顯鄉村市場的新活力。
激活鄉村消費,既能有效擴內需,也有利於改善農民生活品質。各地找准工作著力點,優化產品供給,完善基礎設施,暢通鄉村物流,確保各類政策落實落細。近日,記者來到重慶、湖南、甘肅、遼寧,同鄉親們嘮嘮今年春節買了啥,聽聽他們的新期盼,觸摸鄉村消費的新脈動。
看消費政策——
添置新品更優惠
家裡用了8年的空調,彭老漢一直舍不得換。
彭老漢大名彭學文,是重慶市忠縣新立鎮文筆社區一組的村民。他家用的空調還是8年前翻新房子時添置的。“雖然有時候制冷制熱慢了點,不過吭哧吭哧還能用,就沒想著換。”彭學文說。
前不久,到鎮上趕集買菜,彭學文路過街邊的家電店,看到門口的大彩電播放著“家電以舊換新,最高補貼20%”的廣告,覺得優惠不少,忍不住進店打聽。
家電店經營者叫陳武,在新立鎮上賣了16年家電。“現在的政策給力,算上‘國補’,能便宜不少!”陳武說。2024年8月,《重慶市加力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印發,重點針對汽車、家電及家裝消費等領域推進以舊換新政策。
彭學文左看看、右逛逛,相中了一台售價3000多元的空調。陳武隨即算了一筆賬:一級能效產品補貼20%,舊空調回收,預計再抵扣400元,算下來,2000元左右就能拿下。
“娃兒啊,你說這‘國補’靠不靠譜,家裡空調換不換得噻?”彭學文心動,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肯定噻,老漢兒我跟你說,這‘國補’力度大得很。趁著有好政策,抓緊把家裡的老空調換了。”電話那頭,兒子的話,讓彭學文下定決心。在陳武指導下,彭學文順利領取“國補”,完成付款。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我們店裡的銷售額比之前增加了20%以上。消費者得了實惠,我們的生意也更好了。”陳武說。
“店店搞促銷,進村作宣講,20家企業、239個門店參與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忠縣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余仲軍說。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慶市汽車、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累計申報財政補貼36.3億元,直接拉動汽車等重點商品銷售307.5億元﹔家電和家居以舊換新政策共補貼153.5萬筆,惠及消費者超100萬人,其中家電以舊換新農村市場核銷金額18.51億元,佔全市核銷金額的30.84%。重慶將接續實施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汽車置換更新和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等各項補貼政策。覆蓋面更廣、力度不減,新一輪的以舊換新,正如火如荼進行。
看消費理念——
農家餐桌更健康
春節假期,走進湖南省祁陽市浯溪街道唐家嶺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笑聲與煙火氣交織。臨近飯點,廚房內的油鍋滋滋作響,飯菜香味氤氳開來。
“過年來祁陽,要嘗十甲碗”。十甲碗指的是用當地食材精心制作的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村民肖文嬌是烹制十甲碗的一把好手。備料、切菜、下鍋,肖文嬌邊忙邊介紹,“扣雞肉鮮味美,膀肉肥而不膩,水煮魚鮮香四溢。過去得盼著過年才能吃到,如今啥時候想吃就能吃。”
琳琅滿目的菜肴擺滿餐桌,濃濃的年味扑面而來。“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豐盈,映照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追求“吃得好”,更追求“吃得健康”。“大魚大肉吃多了膩。如今,做飯講究葷素搭配,新鮮蔬菜、海鮮、水果都不能少。自家的年貨裡,干的、鮮的、生的、熟的,品種齊全。”村民羅景華說。
健康餐成了農家樂的主打菜。唐家嶺村麒麟庄園負責人鄧凌霞返鄉創業,在土菜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健康低脂的農家飯。鄧凌霞說,“咋樣好吃又健康,還能體現鄉土味,我們花了不少心思”,就拿墨魚豆腐絲來說,用汆水的墨魚絲搭配豆腐和裡脊肉,墨魚絲勁道,豆腐絲軟爛。這道菜集豆類、肉類、海味於一體,營養均衡,還能提供優質蛋白。“村裡有好山好水,還有美食,越來越多游客慕名而來。”鄧凌霞說。
如今,唐家嶺村結合春節、元宵節等節慶,開展美食節、長桌宴、親子文化節等活動,鄧凌霞搞起直播,向網友介紹祁陽菜,普及健康低脂的飲食理念。
一城一特色,一食一鄉情,餐桌上的特色美食,記錄了百姓生活的變遷。“如今,村民腰包鼓了,日子好了,消費理念更新了。2024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2.2萬元,接下來,村裡將加快發展農文旅融合,做優鄉村露營、鄉村夜游等新業態,讓更多農民吃上‘旅游飯’。”唐家嶺村駐村干部蔣湘君介紹。
看消費趨勢——
村民購物更講究
這個春節,甘肅省榆中縣的大街小巷喜氣洋洋、年味濃濃。
開新車,走親戚,城關鎮南坡灣村村民丁玉保美滋滋的,“這輛車新換的,舒適又智能,價格還便宜。各種優惠政策算下來,少花了2萬多元。”
在城關鎮分豁岔村,村民周蓬升的新房子就要蓋好了。入戶的照壁上,一幅由各種字體刻成的“百福圖”泛著光。他拍下一張照片發給好友,配上文字:“新房寬敞,生活敞亮。”
為了這棟新房,周蓬升操碎了心。利用率大不大?空間如何布局合理?樣式是不是流行的?“房子不僅要堅固寬敞,還要美觀時尚。”周蓬升說,“新房上下兩層,空間合理,主體結構、外立面裝修、內部硬裝完成了,接下來忙軟裝、買家電家具。”
辦“大件”注重品質,買“小件”講究品牌。
城關鎮興隆山村村民尤春蘭是社火隊的一員。春節假期,有好幾場表演。“我在網上精挑細選了一款焗油膏,給頭發焗焗油,顯得更精神。”
尤春蘭學會了網購,在多個平台比價格、看評論、搶優惠券。“如今,坐在家裡什麼都能買,衣服、化妝品、廚具都是在網上買的。”
村民為啥能消費、願消費?收入漲了有底氣。
粉色的海棠、挺立的君子蘭……城關鎮峽口村睦園農家樂的大廳裡,陽光透過窗,洒在花花草草上。農家樂負責人呂富春拿著剪刀,俯身細細修剪。
種草養花,是呂富春的愛好,也是經營農家樂的訣竅。“有的游客提出布景建議,我們買了幾十盆花草,搭建葡萄架、搞造型,院子更美了。”去年呂富春的農家樂接待游客上萬人次,一年掙了20多萬元。
物流點進村,收貨更方便。去年,興隆山村第三家快遞綜合服務站投入運行,每個月收發快遞超過1600件。服務站負責人王玉紅說:“拿快遞方便了,大伙兒都願意網購。”
“農民消費趨勢在轉型,接下來要優化消費環境,落實優惠政策,增加優質供給,激發鄉親們的消費熱情。”榆中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看消費體驗——
收發快遞更便捷
“隨時隨地就能買,你看看,我在手機上買的東西老多了。”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高橋鎮王善屯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裡,來取快遞的老劉向記者展示他的網購記錄。
老劉名叫劉洪軍,今年61歲。手機訂單顯示,他的網購商品五花八門,有小工具、食品、衣服、日用品等。
一輛郵政快遞送貨車准時停在服務站門前。“每天都能拉一麻袋包裹。”服務站工作人員劉爽說。
“原來沒設這個站點之前,我都是去高橋鎮取快遞,騎電動車最快也得20分鐘。寒冬臘月,老遭罪了。現在郵政快遞直接送到家門口,太方便了。”劉洪軍說。
越織越密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不斷方便村民們的網購生活。
走進葫蘆島市連山區寺兒堡鎮西蜂村的振興超市,店裡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一側的貨架上擺著一排排快遞。
“咱的超市不光賣貨,還上了郵政公司的‘便民服務站’系統,可為老年人提供代交話費、電費等服務,還可以幫他們線上購物,代收代發快遞。”振興超市店主雷大振說。
超市的標牌上清晰寫著服務范圍——電商服務、金融服務、寄遞服務、商超零售,一個小超市居然可以承載這麼多功能?“便民服務站的建設,不僅讓村民享受到了貼心服務,也拓寬了我們的經營范圍,一舉多得。”雷大振說。
2024年,葫蘆島市郵政管理局聯合相關部門,在508個村補建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基本實現行政村服務站全覆蓋。
越修越寬的農村公路,暢通城鄉循環。被國道102線、羅仁線、葫金線等環抱起來的連山區塔山鄉盤道溝村,以種植口感獨特的盤道溝晚蜜桃而遠近聞名。便捷的交通條件,引來了各地客商,促成村民與快遞企業合作,讓盤道溝晚蜜桃走出遼寧。2020年至2024年,葫蘆島市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1043.1公裡,維修改造農村公路1825.9公裡。
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鄉村新型便民超市不斷涌現、“快遞進村”深入實施……據統計,2024年,葫蘆島市快遞投遞量超2億件,相當一部分投遞至鄉村。火熱的鄉村消費,映射出葫蘆島市鄉村全面振興的澎湃活力。
(本報記者鄧劍洋、辛陽、楊迅、沈靖然、宋朝軍,陶治參與採寫)
《人民日報》(2025年02月14日 第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