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廣河縣 “搬”來安居樂業新生活

馬麗亞
2025年02月21日08:46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近日,走進廣河縣三甲集鎮新庄坪牛羊養殖產業園,一棟棟標准化雙列式牛羊圈舍干淨整潔,牛羊膘肥體壯、毛色順亮。養殖戶馬忠華提著裝滿草料的桶走進羊圈,准備給羊喂食。

馬忠華是廣河縣三甲集鎮康家易地搬遷小區居民,老家位於三甲集鎮黑山村,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影響生活和養殖。

2014年,隨著易地搬遷工程的實施,馬忠華一家搬進了康家易地搬遷小區,政府不僅提供3萬元補助,還幫他建起了佔地面積300平方米的養殖棚。如今,馬忠華養了500多隻羊,成了名副其實的養殖大戶,年收入十幾萬元。

談及易地搬遷后的生活變化,馬忠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說:“從山裡搬出來后,生活和做生意方便多了。”

馬忠華的故事只是廣河縣易地搬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河縣積極推進易地搬遷工作,謀劃后續產業發展,依托當地傳統養殖優勢,大力發展牛羊養殖業,讓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在廣河縣城關鎮水岸花城小區,同樣有一位通過搬遷增收致富的養殖戶——馬小龍。搬遷之前,馬小龍以養殖為業,但受困於交通不便,加之養殖不規范,養殖規模很難擴大。

2021年,馬小龍一家從官坊鄉陽屲庄村搬到了水岸花城小區。搬遷后,他在離小區不遠的城關鎮易地搬遷牛羊養殖產業園搞起了規模養殖,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標准化的養殖設施、完善的配套設施及便利的交通條件,讓他的養殖事業如魚得水,牛羊養殖規模從300多隻增加到700多隻,收入大幅提升。

馬小龍說:“在老家時,養殖條件差,拉運飼料和出售羊隻耗時費力。搬遷后,政府給我們修了標准化羊棚,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

為解決搬遷群眾后續產業發展問題,廣河縣依托群眾能養殖、善養殖的優勢,通過實施以獎代補、創業貸款等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搬遷群眾融入牛羊養殖全產業鏈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實施易地搬遷2820戶、14828人,建成牛羊養殖圈舍760多座,帶動760多戶搬遷戶發展牛羊產業,戶均年增收6萬元以上。

“易地搬遷只是手段,讓搬遷群眾實現穩定增收、過上幸福生活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將持續完善搬遷點后續產業建設,引導搬遷群眾通過特色養殖增加收入。”廣河縣以工代賑易地搬遷辦公室主任趙萬東說。

(責編:黃帆、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