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生態

到綠水青山中觀鳥(覽勝觀潮)

尹 婕
2025年04月21日09: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到綠水青山中觀鳥(覽勝觀潮)

近日,一則演員李現在北京玉淵潭公園觀鳥、拍鳥的新聞,引發網絡熱議,還獲得生態環境部的認可。

觀鳥,這個曾經小眾的愛好,正逐漸發展為受大眾青睞的熱門活動,且成為推動觀鳥地經濟發展的“催化劑”。觀鳥,離不開好生態、好環境。因觀鳥而來的人,被當地的好風景所吸引,進而停留更多時間,或是“一來再來”,發現當地更多有趣、值得探索的“另一面”。

福建省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曾是一個閉塞的山村,2016年,明溪縣在全省率先發布“護鳥令”,旦上村村民變身“護鳥人”,白鷴、黃腹角雉等鳥類吸引眾多觀鳥愛好者前往,村裡順勢成立福建省首家“觀鳥旅游合作社”。許多村民當起“鳥導”或志願者,“拍一天鳥抵上過去抓一年鳥的收入”。“觀鳥經濟”不僅引來了游客,還帶動了村裡的餐飲、民宿、農產品銷售等,助村民致富,也讓當地實現了生態保護與旅游業發展“雙豐收”。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各地持續加大鳥類保護力度,觀鳥地已非深山“專屬”,即便鬧市之中也有觀鳥“寶地”。

以北京為例,這裡鳥種豐富,有觀鳥愛好者專門整理出“北京觀鳥地圖”:到奧森公園看震旦鴉雀,到頤和園看雨燕,到玉淵潭公園看花臉鴨……幾乎所有的綠地、公園都留下了鳥類的足跡。追鳥、觀鳥、拍鳥,人們親眼見証著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改變,也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留下鮮活注腳。可以說,“觀鳥熱”的巨大“流量”正是源於綠水青山。

優美的自然環境對游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近日,多地文旅部門推介當地的“打鳥”(注:攝影愛好者約定俗成的用語,主要指使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好去處,或通過舉辦觀鳥相關活動,吸引觀鳥愛好者、游客前往,並推動觀鳥與研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生態旅游發展的新路徑。我們期待著,優質觀鳥地和觀鳥游產品越來越多。

(責編:邵蘭、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