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增速6.2%!真抓實干奠定良好開局

——透視一季度甘肅省經濟運行“開門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范海瑞
2025年04月24日09:03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增速6.2%!真抓實干奠定良好開局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季度對於全年的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

可喜的是,日前傳來好消息,甘肅省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118.7億元,同比增長6.2%,連續13個季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於預期,呈現高開高走、向上向好、全面進位的積極態勢。

甘肅首季經濟成績單上一組組數字,凸顯了甘肅產業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首季“開門紅”,也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主動謀劃,在真抓實干中爭先進位

全省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具體“紅”在哪裡?

“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於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顧克勇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

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118.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具體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9.1億元,增長6.6%,比全國高3.1個百分點。農業生產形勢良好,春耕備耕有序推進,土壤墒情適宜,蔬菜、水果產量較快增長﹔畜牧業拉動有力,牛羊家禽出欄量快速增加,牛奶產量呈兩位數增長。

第二產業增加值1022.7億元,增長8.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1%,比全國高4.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全部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0.1%,是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有色、電力、醫藥、建材等支柱產業增勢強勁,形成有力支撐﹔主要工業產品持續增量擴產,其中,黃金、鉛、精煉銅、鎳、集成電路產量呈兩位數增長,原油產量增速居全國第5位,天然氣產量增速達89.3%,居全國第1位。

第三產業增加值1896.9億元,增長5.2%。服務業運行回升向好,信息傳輸、居民服務、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增加值呈兩位數增長。旅游市場持續火熱,接待游客和旅游花費分別增長11.7%和16.5%。

成績來之不易,在這一份亮麗的隴原答卷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頑強拼搏的結果,也是中央在甘單位、在甘央企和社會各界鼎力相助的結果。

實踐証明,增強主動性、把握主動權是抓好經濟工作的關鍵之舉。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省委、省政府早謀劃、早安排、早上手,建立“1+9”的貫徹落實工作體系,調研部署今年一季度工作,確定“七地一屏一通道”的工作抓手,使各項工作壓茬推進、齊頭並進。

開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部署,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四強”行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全省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跑好開年“第一棒”,打好開年第一仗,確保一季度經濟“開門紅”。

搶抓機遇,在產業煥新中增強動能

著力構建體現甘肅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甘肅省加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招。

甘肅省堅持推進鏈群發展強產業,深入開展強工業行動,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組織實施“智改數轉網聯”、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等行動,重點產業鏈煥新發展勢頭更加強勁。

一季度,金川集團主要產品產量全面超額完成計劃目標,實現工業總產值933億元,營業收入1154億元,同比增加286億元,利稅總額達45.6億元,迎來首季“開門紅”。金川集團各單位利用高品質產品和高效能生產線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傳統產業升級取得新突破,永昌銅業40萬噸/年智能銅電解項目(二期)640個電解槽全面投產,金川集團鎳鹽公司28萬噸/年硫酸鎳項目實現全系統穩定運行。在新興產業領域,金川集團大力開發高溫耐蝕、醫用合金等關鍵戰略材料﹔面向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消費電子行業,快速布局銅板帶、高鐵銅基母料等高端材料產業,1萬噸/年高端裝備用鎳基合金先進材料生產線、2000噸/年鎳基特種合金焊材生產線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一季度,蘭州石化累計加工原油225萬噸,生產成品油152.3萬噸,生產乙烯40.9萬噸、同比增產1.7萬噸,生產合成樹脂52.2萬噸、合成橡膠5.8萬噸,新材料產量17.1萬噸、同比增長9.3%,11萬噸/年聚丙烯、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茂金屬運行周期創歷史最高水平,開局跑出“加速度”,經營凸顯“真成色”。

一季度,白銀集團完成銅鉛鋅產品產量同比增長10.41%,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4.83%,勝利奪取首季生產經營“開門紅”。白銀集團錨定全年“產能全面釋放、指標全面優化、成本全面降低、收入全面提高”的目標任務,以全產業鏈思維深入實施“鏈條韌性培育鍛造、科技創新引領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實融合提質增效、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企業競爭力突破提升”行動,加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產能全面釋放、生產經營穩步提升。

工業是甘肅省經濟的“基本盤”,是近年來全省經濟運行中挑大梁、作貢獻的“硬脊梁”。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3%和19.2%。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64.3%,比去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量增長12.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和6.5%,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增長37.2%。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制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42.6%和54.1%,新動能不斷積聚。

甘肅省深入開展“四強”行動,一季度,全省強工業行動推進大會、全省強科技行動推進大會,以及央地合作、新型工業化、石油化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等工作推進會相繼召開,加力落實強省會措施,完善縣域經濟評價體系,推動“四強”行動不斷走深走實。全省堅持精准調度,深入貫徹國家政策,及時優化調整落實措施,注重打通政策落實的堵點,全力破解工作推進的難點,特別是工業領域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動重點企業穩產增產,擬開工、擬投產項目早開工早投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全省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加大項目謀劃儲備,新入庫項目855個,完成投資增長43.2%,拉動全省投資增長4.8個百分點。加強項目實施力度,編印“三個項目清單”,組織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304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84億元,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投資增長11.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5%。民間投資增長8.9%,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的民間投資增長17.4%,連續1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精准施策,在改善民生中提升質效

經濟發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礎,隻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為民生改善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一季度,全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8.3%。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0.2%。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11類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0.6%,其中,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城鄉社區、交通運輸等支出較快增長。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高於全國0.4和0.8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值比去年同期縮小0.04。

據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張濤介紹,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態勢,帶動全省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

就城鎮居民收入來看,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全省聚焦就業困難群體,加大幫扶助企穩崗,通過聯合開展援助月專項活動等,做大做強甘肅務工品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同時,甘肅省出台《甘肅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經營主體增加。春節期間,甘肅文旅市場迎來“開門紅”,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增長較快,為第三產業經營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帶動城鎮居民經營淨收入快速增長。全省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大基本民生兜底力度,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准等,基礎養老金上漲,為全省居民轉移淨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

農村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全省各地全面推進強縣域行動,啟動2025年春風行動暨東西部勞務協作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多渠道拓寬輸轉方式,深入實施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大力招引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390元,同比增長6.9%,甘肅省積極爭取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項目資金,提高農業領域設備更新補貼標准和補貼范圍,提高低收入人口醫療報銷政策范圍,延續上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提標利好,全面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帶動轉移淨收入較快增長。

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也為持續擴大消費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國家一攬子政策加力和省裡一系列促消費措施的支持下,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增長,增速為3.6%,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明顯,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9.5%、98.9%和47%。網絡消費需求旺盛,限上批零住餐業網絡零售額增長28.2%。全省快遞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9.9%、12.2%。

全省進口、出口雙向發力,進出口總值高速增長。進口、出口分別增長50.7%、45%,增速均居全國第2位。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佔比達75.8%,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增長13.6倍。

甘肅省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和“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全省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共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1740個,到位資金同比增長47.5%。新設立經營主體同比增長8.4%,其中新設立企業增長21.7%,日均新設立企業比去年同期多44戶,市場主體規模不斷擴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6戶,拉動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數達3285戶。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立榮介紹,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9%,增速比全國高5.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8位。按照年初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議部署,各市州堅持以“起步就要奮進、開局就要爭先”的姿態,全面推進續建項目開復工,一季度,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項目投資增速全部為正,隴南、慶陽等10個市州實現兩位數增長,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向發力,在你追我趕中競相發展

一季度,全省上下保持戰略定力,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動搖,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蘭州新區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1.5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持續領跑國家級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2%,已連續2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9%。

今年以來,蘭州新區以“早抓快干促落實,加力奮進開好局”的精氣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拼經濟促發展的著力點,全面貫通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聚集、經濟運行全過程,進一步優機制、深謀劃、強招商、聚產業,全方位擴大有效投資,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能。

金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21億元,增長13.2%,高於年初計劃5.2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市企一體推進強工業行動和產業賦能行動,強化生產要素協調保障,全力服務和支持以金川集團為主的重點企業穩生產、擴市場、提效益,推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重點企業支撐有力,全市163戶規上企業中,150戶企業正常生產,佔規上企業數量的92%,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99%。

酒泉市各級各部門鉚足干勁抓發展、堅定信心開新局,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8.9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8和3個百分點,順利實現“開門紅”。酒泉市扎實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白名單”工作機制,“一企一策”助企紓困,全市44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除15戶季節性和16戶其他原因停產企業外,415戶企業實現應復盡復。

張掖市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2.52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63億元,增長7.3%﹔第二產業增加值33.03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07.87億元,增長9.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全市有生產活動的27個行業大類中,18個行業實現增長。

目前,全省上下正錨定目標,努力將“開門紅”變成“季度紅”,把“首季旺”變成“全年旺”,為完成全年目標積勢蓄能。

(責編:邵蘭、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