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醫共體建設 提升基層診療能力
西固區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蘭大二院西固醫院開展多學科義診走鄉鎮活動,聽說有專家來坐診,我們一起去。”近日,一則義診預告,讓西固區達川鎮的村民們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義診現場,蘭大二院西固醫院的專家們熱情地接待每一位就診群眾,耐心為村民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對於那些因行動不便無法到場的特殊群體,專家組直接主動上門。
在臥床多年的達岩中老人家中,專家們不僅為其進行了全面查體,還細心調整了用藥方案,並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后續跟蹤。“以前總怕麻煩兒女,實在是太不方便了,這回專家到家裡看病,心裡踏實多了。”達岩中感慨道。
為持續提升鄉鎮診療能力,蘭大二院西固醫院的醫生們手把手帶教基層醫生。“去年農村地區因延誤救治導致的心梗死亡率較高,普及急救技能就是守護生命的第一道防線。”急診科專家魏小童說。
隨后,重點教授鄉鎮醫護人員及村民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將救命技能直接送到田間地頭,“零距離”為鄉鎮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這些都是西固區推行醫共體建設,讓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緩解群眾“看病難”的生動注腳。
作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區,西固區自2019年起便以改革破冰。圍繞“政府主導、權責分工、資源下沉、機制創新”,初步構建了發展共推、責任共擔、資源共用、利益共享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管理格局,西固區人民醫院、西固區中醫醫院同11家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重新組建了兩個緊密型醫共體,與部分鄉鎮街道衛生院在心電、影像、會診等方面實現遠程互聯互通,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基本醫療矛盾。
人才隊伍建設是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關鍵驅動力。西固區按照醫院申報、政府主導的模式,由總醫院每年派駐30至50余名臨床骨干幫助各分院開展工作,打通人才派駐渠道﹔發揮總醫院技術優勢,由各分院根據業務需要選派醫護人員到總醫院進行醫教協同培訓,持續提升基層醫護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
自醫共體試點以來,西固區2家總醫院累計開展業務講座或培訓257場,培訓分院醫護人員3700余人次。
在福利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固區中醫院的專家和醫師們坐診已成常態。福利路、臨洮街、西柳溝三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西固區中醫醫院統一建設、管理、運營,可開展內外科常見病的診療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同質化的優質醫療服務。
西固區通過開展“轄區醫院醫師巡診強基層”活動,下派90名區屬及駐區醫院主治以上醫師對口支援16家基層醫療機構。做實“萬名醫護下基層”工作,安排2家醫共體牽頭醫院對11家基層成員單位開展了為期3年的幫扶工作。同時,做好鄉村巡診派駐醫療,使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便捷性得到大幅提升。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