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發聲

——甘肅省不斷推動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白永萍
2025年05月18日08:04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今年“五一”假期,甘肅省各大博物館人潮涌動,大批游客走進博物館,深入了解歷史文化,感受千年文明的獨特魅力。

據統計,“五一”期間,甘肅省各級各類文博場館共接待觀眾133萬人次。

“博物館熱”的背后,是甘肅省堅定文化自信,用好文物遺產和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博物館體系,融合好全面展示和特色凸顯,鏈接好產業發展和文化服務,著力構建“八大體系”,不斷推動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結果。

增量提質,每9.38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

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50129件(組)珍貴簡牘文物,向人們講述著兩千多年前,發生在河西邊塞、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博物館,1100多種自然資源實物標本和中央大型雕塑,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和家長駐足觀看,體驗科普魅力、感悟生態之美﹔

走進張家川馬家塬車輿博物館,一輛輛奢華奪目的馬車、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飾品,讓觀眾一窺兩千多年前西戎貴族的生活﹔

…………

近年來,甘肅省博物館事業發展日新月異。黨的二十大以來,甘肅省不斷推動博物館建設增量提質擴面,博物館紀念館實現省市縣全覆蓋,全省博物館總數達到262家,每9.38萬人擁有1家,居全國第一。

“優化博物館發展布局是促進文化資源均衡分布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甘肅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全省絲路、紅色、民族民俗、工業遺產等系列主題博物館漸趨完善,富有甘肅特色的絲綢之路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甘肅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台策展人制度,並在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全面推廣,深化文物藏品研究,整合全省藏品資源。打造了“木本水源”“大道攸歸”等“讓文物活起來”“國寶省親”系列展覽和“敦煌藝術進校園”等特色展覽品牌,以聯展、巡展、雲展等形式,推動優質文博資源直達基層、延伸網絡。

2024年,全省共推出展覽400余個,甘肅簡牘博物館“簡述中國”和敦煌研究院“絲路光華”展覽分別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和“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

創新社教,博物館“化身”大課堂

“這場知識講座真是干貨滿滿,社教老師從馬家塬遺址概況講起,帶我們深入探尋了車輿起源與發展歷程,詳細解讀了車輿獨特造型、精美裝飾及背后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參加完張家川縣博物館組織開展的“古風馬車拼裝主題社教活動”后,恭門鎮中學學生馬瑞感慨道。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學校。近年來,甘肅省各地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展陳、教育、傳播等功能,不斷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承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將博物館打造成公眾的大課堂。

圍繞“博物館的力量”“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等主題,甘肅省策劃開展了一大批普惠均等、優質精良、形式多樣的文化服務,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要。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甘肅省將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在主會場甘肅簡牘博物館,集中展示甘肅省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橋梁。

“博物館是城市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開闊眼界、增加知識的重要場所。”甘肅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隻有不斷創新社教活動,讓文物和展品更好地展示給觀眾,才能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

目前,甘肅省年均組織開展各類社教活動達4000余場次,接待觀眾3000多萬人次,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眼中,博物館就是他們的“第二課堂”。

文創產品是文化傳承良性循環的路徑之一。甘肅省博物館的“綠馬”玩偶、蘭州市博物館的“蘭小五”、秦安縣大地灣博物館的“小祖宗”……近年來,甘肅省各大博物館文創產品頻頻“出圈”,文創商店裡人氣爆棚。

截至目前,全省博物館共推出原創文物創意產品近4000種、取得注冊商標200多個。以敦煌飛天、銅奔馬等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備受熱捧,“綠馬”等文創產品年銷售額破千萬元。

科技賦能,發展路徑不斷拓寬

為提高全省博物館運營及文物保護整體水平,甘肅省大力推動研究型博物館文保單位建設,實施文物領域強科技行動,目前已建成全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首座多場耦合實驗室,設立甘肅省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5個,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研究課題60余項。

甘肅省還出台了《館藏器物類文物三維數據採集技術》等地方標准8項,申報制定行業標准12項,編制印發了文物保護標准體系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近3年出台的全省博物館改革發展、非國有博物館管理等行業管理制度辦法,更是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得到國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我們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原則,2024年在相關國家和港澳台等地區舉辦外展4場次,開展‘敦煌文化環球連線’等文化交流活動18場次,線上線下舉辦石窟寺國際論壇和敦煌學、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余場次。”甘肅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甘肅文物已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金色名片”。

文物數字化不僅是把文物保護起來,也讓文物“活”起來。為此,甘肅省實施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獲取海外藏高清圖片10萬余張,建成上線敦煌學研究文獻庫和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實現資源全球共享共用。

秉持“為明天收藏今天”理念,2021年甘肅省還在全國率先實施“隴原記憶”征藏工程,目前已征集藏品4萬余件。

(責編:黃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