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沃土 “精准滴灌”結碩果

天水市武山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渭水河畔,當地物產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武山縣堅持大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綜合競爭力。
廣袤鄉村是金融服務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定點幫扶武山縣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切實履行金融央企責任,圍繞武山縣情實際和發展需求,聚焦產業發展、金融支持、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挖掘幫扶資源、拓展幫扶渠道、創新幫扶模式,推動定點幫扶工作走深落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引“金融活水”浸潤“三農”沃土
為確保幫扶精准到位,郵儲銀行用好用活“調查研究”這把金鑰匙,積極調研走訪武山縣中小型企業、合作社等,通過實地查看、與群眾座談交流等方式,准確掌握武山縣特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了解全產業鏈條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短板,針對亟待解決的難點堵點問題,精准謀劃制定具體幫扶措施。
黑池殿村現代化智能控溫冬暖大棚。郵政儲蓄銀行甘肅省分行供圖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黑池殿村坐落於秦嶺北麓,在這裡,曾經的基礎設施薄弱、冬暖棚閑置率高等問題,正被一步步破解。
2024年,郵儲銀行在當地投入200萬元定點幫扶資金,以“鄉鎮自籌資金+定點幫扶資金”的出資模式和“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由村集體流轉租用農戶閑置土地,在黑池殿村原有夯土式單邊冬暖大棚的基礎上,改建25座現代化智能控溫冬暖大棚,並配備自動卷帘、水肥一體化滴灌等設備,盤活沉寂的閑置土地。2024年底,黑池殿村村集體通過種植和經營(大棚承包)收入23萬元。
以“路暢業興”繪就和美畫卷
農村公路是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武山縣榆盤鎮魯班村半下組至四灣村產業路沿線耕地與旅游資源豐富,但因資金短缺,該路段長期未硬化,既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也制約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旅游資源開發。
2024年,郵儲銀行在武山縣投入定點幫扶資金700萬元,實施重點項目8個,其中就包括助力打通魯班村產業道路環線。該產業道路硬化后將惠及四灣、魯班村1000畝高標准農田,沿線1500余畝耕地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有效提升周邊群眾出行的便捷度。同時,推動魯班山-水帘洞大景區環線形成閉環,串聯起魯班山、水帘洞等“榆盤十景”文旅資源,當地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雛形顯現。
“我們把項目建設作為提升幫扶成效的有力抓手,通過多維度、近距離調研,詳細了解各鄉鎮在重點產業發展中亟待支持的金融需求,通過實施相關項目,不僅能夠更好地支撐村集體經濟發展,還能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郵儲銀行委派挂職武山縣副縣長的麥國泉介紹。
融“鄉土情懷”打造金字招牌
“山上郵禮”是武山縣聯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分行、深圳報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新打造的獨具武山特色和代表性的幫扶品牌。“山上郵禮”立足武山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的資源稟賦,依托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武山縣分公司的物流網絡優勢與“最后一公裡”配送體系,深度整合當地優勢資源,將具有地域特色與市場潛力的農產品納入“山上郵禮”產品體系,助力武山好物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國,實現“產業提質增效、品牌賦能助農”的目標。
“山上郵禮”產品展示。郵政儲蓄銀行甘肅省分行供圖
今年5月,在郵儲銀行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武山縣作為唯一一個以縣區為單位的參展方,精彩亮相第21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展會期間,武山縣通過舞台展演、產品展示、現場推介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了當地特色農產品以及文旅資源。
此次參展不僅讓“十有武山”“山上郵禮”區域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更有效拓寬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通過文博會平台,武山的農產品、文旅資源和幫扶成果得以立體呈現,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麥國泉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中表示。
讓產業根基更牢、鄉村顏值更高、品牌名片更亮——未來,郵儲銀行將持續聚焦“五大振興”,以“產業+消費+金融”全鏈條幫扶模式為抓手,將定點幫扶的“責任田”打造成鄉村振興的“示范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