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10 11:10)
敦煌,是一座说不尽的文化艺术宝库。壁画中飘逸的飞天、瑰丽的色彩,月牙鸣沙之间的气息和温度,无不令人心生向往。12月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上演。这部剧从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新能量,通过讲述1935年的敦煌学家常书鸿先生和生活在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09 13:49)
近日,甘肃嘉峪关市阳光金水湾小区的一名住户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他最近购买了一辆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没想到小区物业公司以消防安全为由,不允许业主在地下车库安装充电桩,现在只能到处找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高,还不方便。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今年正式突破100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09 11:01)
数据来源:人民网 制图:汪哲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群众表达意见的新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专门为中央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搭建的网上…[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08 09:24)
反复揉搓陶土,排出气体后放在工作台上,随着轮盘匀速转动,阎建林的双手不停提拉、按压,不一会儿,一只陶罐的雏形便显现出来。接着,他用指尖轻轻按压瓶口,逐渐形成瓶颈轮廓,当转盘缓缓停下,一个光滑细腻的陶坯制作完成。 64岁的阎建林(见图,本报记者赵帅杰摄)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2-05 09:15)
“民事行为要有效,以下几点应详知;行为能力要具备,意思表达要真实。”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河法治文化公园里,一声声曲调高亢悠扬、千回百转的普法“花儿”民歌引来群众驻足围观。 定西市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广泛开展接地气、润民心的法治活动,推动法治文化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让“法治之花”处处绽放。 “…[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2-05 09:12)
白练飞舞,银丝出锅,还未入口已香飘心头。在甘肃兰州,晨食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人们“满福”(兰州方言,“满足、幸福”之意)地开启新一天。 黄河穿过兰州,河两岸密布着1200多家牛肉拉面馆,一天卖出100多万碗牛肉拉面。从创始人马保子沿街叫卖,到伴随城镇化进程香飘神州,再到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01 09:2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弘扬革命文化”。 红色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注重发掘、总结党在革命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有助于教育引导…[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1-30 08:56)
本报兰州11月29日电 (记者王锦涛、银燕)29日,汇东新能源光热+光伏试点项目110兆瓦光热机组顺利投产。 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国家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国内首批“光热+”试点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750兆瓦,其中光热发电110兆瓦,光…[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1-25 10:17)
参观者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展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游客在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浙江台州在大陈岛设置红色旅游地标12处,图为游客参观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及雕塑。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观看红色实景演出、参与主题沉浸式体验、购买相关数字文创……[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1-25 10:12)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驻大草坡村第一书记狄维生在操作竹院乡数字乡村指挥调度平台。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加快推动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质量,优化用户感知,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中,乡村是一个重点场景。乡村产业、远程教育、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