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13 08:58)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村一处油橄榄种植基地。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在陇南市武都区一家油橄榄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在橄榄油生产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甘肃陇南,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纽带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内,打开瓶装橄榄油,金黄色的油脂透出诱人的色泽,将这一小杯“液体…[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12 09:18)
给老伙伴们剪头发 ■ 王春江 吉林吉林 理发师 前两天,我又给同住小区里的老李头剪了头发。他是我的“老客户”,虽已满头白发,但每月仍爱捯饬自个儿。剪完头,他向我竖起大拇指,我心里也乐呵呵。 我今年72岁,是吉林省吉林市一名退休职工。自从搬到昌邑区民主街道苏园社区后,发型师成了我的“新职业”。“客户”…[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12 09:05)
本报兰州6月11日电 (记者赵帅杰)日前,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甘肃将以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预计投资6.1亿元,推动落实120项具体任务。 根据《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甘肃重点遴选重…[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11 09:37)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餐饮行业应深化“光盘行动”、促进行业自律,确保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张贴节约标识、设立“红黑榜”管理制度、推出小份菜……不少地方积极探索,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一些挑战也同时存在,如游客尝鲜易导致浪费、自助餐押金制执行不严、大型宴请打包意愿低等。为深入了解餐饮行业减少浪…[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10 09:09)
作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促消费离不开农村。近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各地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新特产、新品牌、新技术涌现,丰富了消费市场,鼓起了乡亲们的腰包。从今天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关注特产背后的故事。 ——编 者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10 09:02)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当地先民在漫长的梨园生产管理中,创造并世代传承了“天把式”高空作业和高杆吊枝等独特农作法,掸花震虫和烟汁杀虫等绿色植保措施,复合种养、以水带肥等生态庭院模式,以及土窖贮藏的传统保鲜方式。 图为在什川古梨园,果农采用“天把式”高空…[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9 10:06)
一声轻鸣,灯光亮起,高光谱成像仪启动,一枚躺在玻璃管里的简牍被缓缓推入。不到半分钟,简牍的高光谱成像图已经出现在屏幕上。 在甘肃省简牍智能计算与数字人文工程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研究中心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强盯着红外图像和光谱曲线仔细分析:“很多简牍文物封存在玻璃管里,不能轻易打开。利用高光谱成…[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8 08:51)
弧光闪烁、焊花飞舞,甘肃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类产品整装待发,即将验货出海。从全球首套3000马力超深井沙漠快移钻机出厂发货,到HAST炼化反应器和70兆帕撬装加氢站打开国际市场,兰州兰石集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有的子公司在手订单排产已至年底,正在加班生产。”集团董事长王彬信心十足…[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6 10:57)
绝活看点 通过研发新结构隔膜架、精准控制液位差等创新工艺,柴国梁致力于推动镍产品品质提升,其所在班组生产的高品质镍纯度可达99.99%。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手持导电器,对准阴阳极铜棒,“刺啦”一声,火花冒出。“导电性能良好,继续正常生产!”清晨,柴国梁(见图,本报记者赵帅…[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5 09:04)
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祁连山的千年积雪与黄河的澎湃波涛共同勾勒出甘肃的“生态脊梁”。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主体区域,甘肃以祁连山生态修复和黄河甘肃段生态保护为支点,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42.58万平方公里的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