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勒秀镇地处合作市南部,距合作市区42公里,全镇总面积494.5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54个村民小组,共有1248户8892人。2013年,勒秀镇作为合作市贫困面最大的乡镇,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贫困发生率为28.1%,基础设施落后,农牧民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根深蒂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截至2019年底,勒秀镇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401户2430人下降到1户6人,贫困发生率由28.1%下降到0.07%,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3000元增长到7000元以上。这一切的背后,是当地干部群众付出的努力。
建强基层组织 抓好产业发展
勒秀镇党委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支部书记责任清单,把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充分发挥村支部书记“当家人”的作用,全面推行“党员带富”工程,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从思想上认识精准扶贫重要意义,树立脱贫致富的坚强信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扶贫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吃苦耐劳、凝聚力强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勒秀镇党委、政府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推动形成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全面落实“四抓两整治”措施,高标准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有了产业支撑,才能在源头上拔掉穷根。勒秀镇党委针对贫困村的实际条件、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致富产业。该镇深入推进“一十百千万”富民工程,即探索建立一个扶贫车间,着力打造二十一个旅游专业户,推广种植百亩天然藜麦,大力规划千亩优质大黄、精心养殖万头良种奶牛,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长提供新动能。
目前,勒秀镇已成立苗木培育基地、藏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光伏电源、羊肚菌种植、奶牛养殖和畜产品加工等44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贫困户401户。
2019年,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勒秀镇探索建立了俄河村赛吾道扶贫车间,依托丰富的藏中药材种植业优势,积极参与支持扶贫车间建设,统筹解决当前贫困户脱贫、农民工就业、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返乡创业等问题。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返乡农民工以自有土地入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就业扶贫。
为深入推进“一十百千万”文化旅游工程,勒秀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百里洮河风情线为依托,着力打造了21户旅游样板户,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住宿条件提升,切实做到全要素发展,让村民群众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
加强项目建设 抓好环境革命
曾经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硬化路,曾经破旧不堪的房屋变成崭新的藏式小木屋,“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勒秀镇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设计标准,勒秀镇对镇内民房进行了特色化风貌改造,凸显了藏族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同时,勒秀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道路、照明、消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停车场、文化广场、篮球场、公厕,养畜暖棚等。
此外,勒秀镇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同精准脱贫、全面小康有机衔接起来,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基本要求,既补足了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富民产业等方面的短板,又提升了整体发展水平。截至2019年底,勒秀镇共建设2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
“村里有了硬化路,乡亲们住上了新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党和国家对我们太好了。”住在明亮藏式木楼里的扎西才让感慨万千地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天蓝、山青、水绿,是勒秀最大的发展优势。
2015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甘南正式开启,“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成了每个甘南人的目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勒秀镇全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停了管辖范围内所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规企业,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为只有生态立镇才是长久之计。
从环境卫生到农户的个人卫生,勒秀镇不仅要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更要借助这场“环境革命”摒弃多年的旧习。经过五年多的努力,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巷道院落焕然一新,门前屋后干净敞亮,人畜分离环保健康。
环境美了,游客多了,商机来了。近几年,勒秀镇旅游点和农家乐逐渐增多,乡村环境的改善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将使得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勒秀镇对剩余未脱贫户1户6人、脱贫监测户1户3人和边缘人口6户45人实施挂牌作战。该镇以“两不愁三保障”作为基本要求,精准发现和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强化具体措施、压实责任、明确时限,确保短板补齐补全,提高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成效,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做到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