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兰州8月17日电(黄帆)8月16日,以“丝绸之路·翰墨通渭”为主题的第十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在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开幕。在书画艺术节各展览场馆,一幅幅山水画或取材上古,或摹绘田园,笔法清丽、意境淡远,为慕名而来的观众奉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书画艺术品的展示。(黄帆 摄)
此次艺术节为期一周,包括庆祝甘肃省政协成立70周年书画展、通渭县“抗疫情·战脱贫”成就展、通渭县书画交流展、第六届中国文房四宝展、第六届书画拍卖会、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推介、通渭特色文旅产品展、地方美食展、通渭地方戏曲展演和体育赛事等10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
通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源远流长的中华书画优秀传统文化在通渭大地生生不息、翰墨丹青代代相传。通渭书画文化产业品牌优势明显,群众基础广泛,创作队伍庞大,产业机制健全,被学术界视为“通渭现象”。
游客驻足观看书画作品。(黄帆 摄)
目前,通渭县有县级以上书协、美协会员1200余人。其中:中国美协会员6人、中国书协会员46人,甘肃省美协会员85人、甘肃省书协会员96人。全县遍布的画廊、书画装裱店、文化企业、书画培训机构及各类经营实体达800余家,直接或间接从事书画文化产业的人员达2.8万余人,其中书画经纪人2600多人。
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表示,通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通渭人崇尚耕读,历来酷爱书画艺术,耕读文化传承发扬绵延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现象。此次书画文化艺术节必将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促进甘肃省内外书画人才有效交流合作,促进全省书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展览场馆参观的游客。(黄帆 摄)
近年来,通渭县把发展书画产业作为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积极创建“书画+”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逐渐占领了全国书画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集中展示了通渭乃至全国当代主流书画艺术的最新成就,推动了通渭书画走向了全国。
此外,通渭书画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推动了书画产业成交额的上升,带动了书画培训班、裱画店等相关产业。据了解,活动自举办以来,全县完成旅游接待人数23.26万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万元,书画交易额达到7.2亿元。
“交响丝路·问道崆峒”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开幕 开幕式现场。(平凉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魏怡)8月8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详细】
游客在葵花田中散步。(景泰县委宣传部供图)
甘肃景泰:向日葵成农民致富“金钥匙”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黄帆)8月9日,甘肃·景泰2020葵花观赏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巍巍寿鹿山下,金灿灿的葵花争奇斗艳,带给游客独特的观景享受。 此次葵花观…【详细】
甘肃:“陆上邮轮”环西行 交响协奏如意归 8月2日到8月8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铁兰州局及西部五省区市文旅部门共同组织发起的“环西部火车游”旅游品牌专列,先后走进四川、重庆、陕西、宁夏、青海等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