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帮扶助脱贫 携手共进谱新篇

王东 叶海 朱宇鲲 李满福 施秀萍

2020年08月19日13:46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千里帮扶助脱贫 携手共进谱新篇

3年前,天津市武清区因东西部协作扶贫与泾川县深情拥抱。

3年间,武清区帮扶工作队围绕产业发展、消费扶贫、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重点内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4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90余个。

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展开“组团式”帮扶深度融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断推进县上各项民生事业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帮扶 夯实脱贫基础

夏秋之交,走进泾川县太平镇盘口村,一排排整齐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水泥硬化路直通家门口,村部建起来了,路灯亮了,通往田间地头的部分农路也硬化了……

盘口村变了!

地处泾川县黑梁河贫困片区的盘口村,昔日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灵光些的村民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我去年承包了5座大棚,种的全是西红柿,今年已经卖了五六茬了!”见到盘口村贫困户李建永时,他正在棚里采摘。从5月份开始,第一茬西红柿上市,卖了个好价钱,地头收购价每公斤5元,这三个多月已经收入了2万多元。

李建永正筹划着近期要清棚,下一步种些黄瓜、豆角,在冬季能卖个好价钱。

盘口村52岁的康珍梅,农闲之际就来到村里的蔬菜园区打零工,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领到100元酬劳,上半年务工加上流转给蔬菜园区的土地流转费已经收入了1.5万元。

昔日的庄稼汉,如今变成了一个个种菜能手。

盘口村的变化,还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在武清区的帮扶下,太平镇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43万元,在盘口村建起了占地192亩的设施蔬菜园区。组织本村蔬菜种植能手组建了鲜之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保证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入股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吸纳会员31人。

至今年7月底,全村剩余未脱贫户仅2户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70.63%下降至0.19%。

三年来,武清区紧紧围绕泾川县“牛、果、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布局,精准发力,实施帮扶项目90余个,扶持贫困户种植瓜菜及地膜洋芋10404亩,注册成立带贫企业4家,扶持规范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01个贫困户分红增收。

农民丰收了,如何将这些农产品卖个好价钱?

武清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组织商务、网信等部门与新浪网天津“大V”视频连线和网络直播带货活动,推介泾川县的优势农产品,扩大线上销售规模。

三年来武清区对泾川县消费扶贫累计9817.86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716户6788人增收。上半年,消费扶贫实现销售额4756.05839万元,其中直销天津市场1229万元。

劳务帮扶 拓宽致富路子

泾川是个农业大县,富余劳动力相对充足。

对此,武清区把就地解决劳动力、劳务输出作为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脱贫方式。

走进位于泾川县城关镇甘家沟村的平凉爱你家巾帼扶贫车间,王村镇雷李村55岁的孙林芳熟练操作着电动缝纫机。

“这把年纪了,还能找一份工作真的不容易,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孙林芳带着两个孙子在城里上学,每天把孙子送到学校,她就来到扶贫车间打工。既能接送娃上学,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2019年7月,王炳琪在泾川县城关镇注册成立了平凉爱你家巾帼扶贫车间,租厂房、买设备、买原料、支付人工工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扶贫车间资金无法周转了。通过申请、对接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资金,扶贫车间顺利运转起来了。

“天津帮扶单位在扶贫车间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我们一定会珍惜好这个机会,把扶贫车间办得红红火火。”王炳琪说。

扶贫车间主要从事加工工作服、校服、手套、鞋垫、棉被及宾馆一次性拖鞋等,已累计对13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和贫困家庭残疾妇女开展技术培训,安置就业贫困妇女63人。

“今年已承接了白大褂1500套、红灯笼12万个、床单被套800套、环卫工马甲1700套、工作服2600套、窗帘6000幅,实现经济效益50多万元。”王炳琪一笔笔给记者算着账,喜悦之情挂在脸上。

今年春节过后,武清区通过出资、泾川县聘请专业教师方式,先后举办焊工、育婴、家政等各类劳务技能培训,受益群众达1588人;举办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班,培训致富能人510人。

柿饼加工车间、农特产加工车间、黄花菜加工车间、服装加工车间……武清区帮扶泾川县的一座座扶贫车间遍地开花,有效解决了在家贫困人口务工难的问题。

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找份工作,也是武清区的重要帮扶计划之一。

今年春节过后,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武清区通过“网络招聘会”和“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送,组织输转贫困劳动力2079人。

技术帮扶 增强发展后劲

在产业帮扶和劳务帮扶的同时,武清区帮扶工作队意识到,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长久脱贫致富,这里更需要技术帮扶。

对此,武清区组建了医疗专家、教师、企业家、农技员等帮扶工作队员,他们一批批地来到泾川。

在国务院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125户农民自去年整村异地扶贫搬迁到这里后,武清区陆续帮建了1座日光温室、300座钢架大棚,主要种植甜瓜、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只会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农民没有蔬菜种植经验,6月19日,“泾川县肖建中名师工作室”成立,由武清区种植中心蔬菜服务站肖建中任领衔专家,工作室成员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走进蔬菜大棚,手把手教农民整枝打杈。

武清区中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带领武清区中医院医护人员,多次到泾川开展大型义诊,武清区还派来了多名中医骨干,常年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诊治,不但帮助患者解除病患,还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中医人才。

……

开展技术帮扶以来,武清区先后调配16名农技人才、31名医疗卫生人才、46名支教老师扎根泾川县医院、学校、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积极参与重点课题研究,特色产业培育,难点问题攻关。武清区医院帮助泾川县人民医院建成胸痛、卒中中心,搭建了远程会诊、教学交流的便捷通道,使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及教育基层一线从软件到硬件得到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泾川县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武清区挂职锻炼,组织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共19批193人到武清区考察。组织培训教育、卫生、电商等专技人才1022人,选派279名农技人员、教育卫生系统业务骨干到武清区跟岗进修,使参训人员普遍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增强了本领。

千里帮扶助脱贫,泾川县的发展后劲更强了,干部群众也更有信心了。

(责编:陈诚、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