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改掉危险 造出福祉

杨 琳

2020年08月25日10: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改掉危险 造出福祉

人老了,就怕出门,万一摔一跤就麻烦了。可是又想出去转转怎么办?

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台阶,原本是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南二社区两位老奶奶见面的最大阻碍。直到有一天,社区在有台阶的地方都加装了扶手,连只有两三层台阶的凉亭也不例外。

这之后,家楼下的凉亭成了两位老姐妹经常聚的地方。她们坐在长椅上聊聊家长里短,说说过去岁月,时而生气,时而大笑。其中一位耳朵不太好,另一位还是会耐着性子,把头凑到她耳旁,提高声音说着话。小小的扶手,让两位老人的距离更“近”了。

这就是适老化改造给老人带去的福祉之一——走出家门,而不是怕出事天天宅在家——容易宅出心理问题。

去年4月,海淀区政府出资,将南二社区作为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在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不久前,笔者来到南二社区,一探究竟。

小小扶手改善老人生活

走在南二社区主干道上,可以看见明确清晰的指示向导牌;进入花园广场,发现有室外报警桩,一旦老人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也能够第一时间报警;走进居民楼内,可以看到新增的更适合老人使用的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小区无论是居民楼内、楼门口,还是凉亭、便利店,只要有楼梯的地方,都安装有扶手。小区居民吴奶奶说:“以前除了买东西、倒垃圾,我基本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就害怕在外面摔一跤。现在可好了,有了各种扶手,我至少在小区内哪都能去了。”

笔者还看到了养老服务驿站,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适老产品展示厅等设施。据居民介绍,养老服务驿站可以让老人们在那里写字画画、手工编织、打牌唠嗑,但是因为疫情,近期只是偶尔开放。卫生服务站则提供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助餐等老年服务项目。

室内,社区对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的住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内容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装有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获悉。

改造别把老人的回忆改没了

近日,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专家提醒,在实际改造过程中,还有一些原则需要明确。

首先,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难点不在最后的安装实施,而在于前期的评估。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确定适老化改造对象申请条件,完善和规范工作环节。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对自身机能老化干预的认知,这就需要适老评估员前期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充分沟通,让他们能够在评估阶段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其次,居家适老化改造应当遵循四个原则: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熟悉性。空间的安全性、便利性是基本要求。此外还应注意适老化设计要考虑老人的生活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一般都乐意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居住环境的改变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无助感。因此改造设计时应注意对原有环境的保留,增强空间的熟悉感,制造回忆点。

最后,可借助住宅公共空间改造(如加装电梯)的机会,统一帮助居民进行套内空间的适老化改造。例如,北京大有北里社区在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同时,扩大了每一户的套内面积,使空间格局更趋合理,居住条件得以改善,还满足了轮椅的通行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责编:焦隆、陈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