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茶汤青翠透亮,香气扑鼻,呷一口,鲜醇甘厚,齿间久久留香。
“这几年,‘紫阳富硒茶—硒香茶’产品销量年年增长,今年春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远销全国各地。”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军介绍,硒香茶富含硒元素,有较强的营养保健作用;扩大了对夏秋茶的利用,拉长了茶叶采摘期;同时,因为茶叶品质更好,春茶的价值也提高了,“我们已通过订单收购等方式帮扶160余户贫困户茶农增收,带动周边近500户茶农,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
产品行情好,茶农直接受益。“2017年收入不到8万元,2018年9万多元,2019年近11万元。”说起自家9亩茶园的收成年年看涨,紫阳县焕古镇大连村茶农张仁贵很开心,“多亏政府大力发展富硒茶产业,技术员免费上门培训,鲜叶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我们负责好好种茶,剩下的事情都不用多操心。”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发展工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安康有生态优势——这片土地上的粮食、山货、饮用水等都天然富硒。“我们要从生态经济上谋出路,寻找突破口和发力点。”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说。近年来,安康围绕富硒茶、水、魔芋、渔业、核桃等富硒产业,全力打响“富硒牌”。
富硒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外面市场需求量很大,恰好咱们这里适合种魔芋,而且富硒也是个特色。”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汤守清自2017年试种魔芋以来,收入年年提高,眼下已拥有50多亩魔芋地,去年收入超过10万元。蒋家关村党支部书记伍先忠告诉记者,村里如今家家户户都种魔芋,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100亩以上大户有20多户,50亩以上的有50余户,“光靠魔芋这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
富硒产业,让工厂的就业岗位多起来。在外打工多年的李杰,4年前回到汉阴县,成为盛发魔芋制品公司的一名豆皮制浆工人,“每个月赚4000多元,就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的老小,特别合适。”据了解,目前安康已培育富硒农业园区110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290个,带动农户22.8万户;培育富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7家,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加工企业239家,建立工业加工园15个。
发展富硒产业,既要有热情,还得靠章法。成立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推出植物富硒片、富硒黑豆多肽等“新生代”富硒产品;发布安康市《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将安康富硒食品标准上升为陕西省地方标准,有的已成为国家行业标准;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品牌形象,一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安康从科技攻关创新、完善标准体系、扩大品牌影响等方面打造富硒产业,连年保持高增长态势,产业总规模已达7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800亿元。
富硒产业,富了安康,更富了百姓。据测算,目前安康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2015年,富硒产业被定位为安康市生态友好型首位产业。今年,安康提出,把富硒产业作为立市产业。”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赵昆说。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