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杨缠莲收拾着家里的卫生,一脸幸福。“住在这么好的新房子里,每天不打扫都说不过去。”杨缠莲满面笑容,忙的乐此不疲。
杨缠莲收拾着家里的卫生
宕昌县甘江头乡谢家坝村集中安置点项目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杨缠莲就是从15公里外的张家山村搬迁而来,按照每户每人25平米的标准,全家搬进了面积150平米的新家。
“安置区配套实施了供排水、供电、小区道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党群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安置小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甘江头乡党委书记冉海俊告诉记者,整个项目总共搬迁安置甘江头乡张家山村、袁家山村等9个村208户839人贫困群众。
保障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一砖一瓦,凝聚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垒砌起亿万百姓“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宕昌县注重完善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气、网,并为每一户搬迁群众的新房进行了简装、配备了家具,实现搬迁群众“拎包入住”。安置点附近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以前住土坯房,现在住大房子,日子过得很舒心,孩子上学10分钟就能走到学校,成绩也比以前好了……”杨缠莲讲述着易地搬迁的好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9月底前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确保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宕昌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周坪说。在整个项目实施中,县监察机关紧盯各个环节,重点整治搬迁对象不精准、确定程序不规范;搬迁安置方式、住房建设标准不符合要求;建房补贴不按标准发放、农户自筹资金超出政策规定范围;监管部门履职不力,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护航易地扶贫搬迁幸福路。
“搬出来,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挪出了穷窝,还要有致富的源泉。”周萍直言,激发内生动力,为具有就业上岗能力的贫困户解决就业岗位,让老百姓自力更生,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重中之重。
良恭河北岸的兴化乡郭家庄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座落着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小洋楼,这里搬迁安置了郭家庄村韩阳坡、韩阴坡、尚家湾堡子梁的52户贫困户。
郭家庄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小洋楼
为全面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郭家庄重点培育发展了黑猪养殖、屠宰、加工,小家禽养鸡、小庭院等“五小产业”以及设施香菇种植、劳务经济等四大产业体系,建成了扶贫产业聚集区,有效解决了周边村社贫困户特别是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和稳定增收问题。
扶贫车间内的兴化腊肉
“论起这坝里和山上的条件,真的是天上地下,现在屋后养鸡,房前种菜,各方面都好多了。”韩阳坡社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韩玉龙形容以前的条件就是出门两腿泥。去年9月,全家搬迁到安置点后,村里安排他在加工扶贫车间务工,月收入2700多元,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妻子戴尕平也没有闲着,积极响应号召在房前屋后发展五小产业,养鸡、种菜增加收入。戴尕平算着自家的经济账:“家里养鸡50只,每只鸡的成本是35元,喂养2个月后就可以出栏,以80元的价格销售,除去饲料费用,一只鸡能赚到25元,加上自种蔬菜,节省买菜钱,实际增收可到2000元。”
戴尕平在家门口种植的蔬菜
“生活稳定,能看到希望,对于扶贫政策,我只有感激。”夫妻俩面对采访,对今后的生活信心十足。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