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发改委27日举行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实施规划。目前,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规划体系正式形成。
据介绍,4个专项规划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专项领域工作的全局性、支撑性指引。8个地方实施规划是各地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具体实施依据,明确了各地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目标、主要任务。
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沿线文物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6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77个、博物馆2190座。2014年6月,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