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 展望新未来

夯基础 调结构 稳增收

十三五”兰州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张万宏

2020年09月29日15:38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夯基础 调结构 稳增收

“这些年,我一直在榆中宏鑫药材专业合作社打工,靠中药材走上了致富路,每年的收入近10万元。”近日,榆中县中连川乡黄蒿湾村的马兴同如是说。

其实,黄蒿湾村的马兴同只是一个体,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乡村旅游重大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利用地域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致力于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货”五位一体的“老家·浪街”乡村旅游综合体。该村通过建立“支部+公司+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创造就业岗位1300多个,带动本地村民就业500余人,实现了农民就近务工,整村脱贫致富。2019年,“老家·浪街”乡村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左右。

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定远镇的安家营村属于半山区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有限。近年来,该村从实际出发,靠山吃山,念好“山安经”,把精准扶贫作为推动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当地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也实现了脱贫致富。安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马进杰说:“我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业为主,现在村里的花卉大棚有98座,年产鲜切玫瑰花卉每座棚2万支以上,年销售收入4万元以上,主要销往甘肃、新疆、陕西、山东、宁夏、西藏等地。”

“十三五”以来,兰州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通过夯基础、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稳增收、美环境,有效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市贫困县(村)有序退出

据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兰州市农业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兰州市全力保障两项指标稳步达到预期目标。2019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6年的1.26万户3.69万人减少到了1277户382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3.07%下降到了0.32%。全市贫困县、贫困村规范有序退出。截至目前,全市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失辍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已全部“清零”,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7.2万余户。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先后解决了50.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市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兰州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理念、路径和机制,推进政策供给。依托兰州丰富的地形地貌、多样的土壤条件、独特的物候条件,在巩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划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原有“九区十带”产业布局,制定实施“1368”产业发展计划,大力推进构建“三带六群”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变

兰州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有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坚持抓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先后建成64个省级、9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6个环境整洁村,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开展了农村厕所、风貌、垃圾“三大革命”,实施农村改厕示范建设、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夏季战役”,清理农村垃圾464.3万吨,建成和在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9.18万座。

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多点突破

兰州市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全面推开“三变”改革。2018年投入1650万元,在全市32个乡镇、34个村开展试点,探索出了“三变+特色种养业”、“三变+田园综合体”等6种改革模式和“保底分红+收益分红”、“固定分红+浮动分红”等6类分红模式及土地股、劳务股、技术股、集体资产股、财政资金股、帮扶资金股、爱心股、实物股等多种股权形式。2019年投入1100万元,在全市全面推开,参与“三变”改革的村552个,参与农户达到6.7万户,发放入股分红4185万元。

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十三五”以来,兰州市坚持走“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434个,较“十二五”末增加了146个,增长50.7%。大力提升农业品牌创建水平,兰州百合、永登苦水玫瑰、皋兰软儿梨、兰州高原夏菜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其中兰州百合、永登苦水玫瑰为“独一份”产品、皋兰软儿梨为“特别特”产品,兰州高原夏菜为错峰头产品。榆中大白菜入选《201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同时,兰州市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累计实施的各类农业保险险种达到19个,其中国家5个,省级7个、“一县一(多)品)”2个,市级5个,实现签单保费1.29亿元,支付理赔4857万元。

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

展望“十四五”,兰州市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省会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1368”现代农业发展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在此过程中,兰州市将始终坚持“三农”发展重中之重地位,立足省会城市实际,面向西部大开发,更好发挥兰州省会城市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兰西、兰白等城市群、城镇带发展,带动全省全域发展。加大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特色和品牌化发展,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提高省内外影响力。以“三产”融合,培育新业态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责编:焦隆、陈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