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防风险

品质安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张旭永 牛育霖 董振刚

2020年10月29日10:34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品质安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辉煌“十三五”展望新未来

“十三五”期间,安宁区通过合理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使全区经济社会走上了健康平稳发展的轨道。

“十三五”时期,安宁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8%,人均GDP年均增速7.18%,可谓进入了快车道。

今年的详细数据,尚在统计当中,来自该区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225.0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69.91亿元,增速为64.4%,人均生产总值则达到78638元,这是安宁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一个亮点。

桃园家乡美

勃发新生机

十里桃乡醉游客,安宁区的桃乡文化名片,让这一方山水博取到农田以外的收入。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推出的“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中,安宁区排位第56,是全省7个入围县市之一。

连年来,安宁区立足旅游资源,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着力打好桃花牌、黄河牌、丝路古道体验牌三张旅游牌,以仁寿山为中心,以黄河沿线为景观旅游带的“一山一河”的特色旅游区基本形成,以此为格局的旅游产品结构日趋丰富和完善。

每逢佳节,游客如织,该区推出城郊田园风光体验游、黄河湿地风情观光游、大青山冬季滑雪运动游、十里桃园乡村休闲游等。目前,已成为安宁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形成了一山一河夹十里桃园南北对接、东西呼应的旅游格局,初步构建起特点鲜明、吸引力与竞争力强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该区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010万人次,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效益显现,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旅游业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1%,民营企业投资开发、经营旅游设施及旅游区(点)比重明显增加。

在硬件上下功夫,该区全面推进黄河湿地文化、九州台国学文化、沙井驿驿站文化工程建设;建成8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59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亿元,其中有规模以上的文化产业单位4家。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完成71条全民健身路径;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区人口的45%以上,体育产业对安宁区GDP的贡献率达到0.6%。

为促进第一产业特色发展,连年来,安宁区深入推进“十里桃乡”再造工程,以仁寿山、安宁堡街道、银滩路街道为主,在现有桃园的基础上,利用原有山势地形地貌,大规模种植桃树,培育白凤桃产业园105亩,景观桃园300亩,建成白凤桃品种繁殖展示园,促进桃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再现“中国桃乡”和“中国四大蜜桃”原产地印象。因地制宜发展桃经济,利用“桃花旅游节”“蟠桃会”等节庆推介,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开发的内涵与外延。

投资热土地

引来“金凤凰”

安宁区,眼下成为一方投资置业的热土,不光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更来自于不断优化的软环境。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推出的“2020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榜单中,安宁区是全省2个入围县市之一。

依托辖区高校资源密集优势,连年来,该区大打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牌。2019年安宁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7年的55.1%提高到2019年的60.2%,研发投入由2017年的4.4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5.24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74%,研发投入与2019年全省研发投入1.2%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高于全省。

一组数据显示,该区2019年申请专利2501件,万人拥有28.5件。科技支出1200万元,约占区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1.3%。充分发挥“甘肃电商谷”产业园集聚龙头优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截至2019年底,全区注册的各类电商企业已达90余家,本地电商企业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31.59万元,其中线上交易额4022.47万元,占比38.93%;新增甘肃省融合媒体研训基地、甘肃省高等学校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创新平台;新增甘肃恒通路桥工程、甘肃新航电子商务2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家。

依托安宁区大学生众创联盟,该区积极组织举办“智库论坛”等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辖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政产学研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全区现有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科技孵化园1个,各类众创空间17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众创空间9个,市级众创空间4个。

项目建设方面,安宁区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采取项目服务团队和项目“承诺制”等措施,严格落实清单化管理,强化领导包抓制度,“十三五”时期共实施重点项目693个,完成投资421.36亿元。

据介绍,安宁白凤桃品牌提升、中车集团兰州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西部机场集团兰州航空基地、兰州联想科技城、兰州奥莱、仁寿山景区开发、安宁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甘肃飞天文化产业园(四期)、众邦国贸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17464户。

第二产业提质增效,该区突出传统工业提质增效和先进装备制造提档升级,强力支持兰州助剂厂、华润雪花等企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重点骨干企业增效明显。重点技改升级项目进展顺利,中车兰州机车高端轨道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完成总投资93.2%;支持服务雪花啤酒每小时12万听生产线提前三个月完成安装投产。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该区优化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新技术、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大力提升总部经济聚集带动效应,全力服务中石油驻区企业、华能电力、中铁二十一局等总部企业,补齐结构短板,强化产业弱项。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坚持以城市规划引领产业培育,迎门滩商务集中区土地完成出让,为打造产业聚集区、推动产城融合组团发展奠定基础,兰西城市群标志性商务商业中心区建设正式启幕。大力发展医药物流产业,立达医药物流产业园投入运营,2020年已有37家入驻企业和15家限上医药批发企业,其中瑞康药业成功上市。紧盯三产提档升级,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商业综合体发展,砂之船(兰州)奥莱、猪八戒网甘肃总部园区、鼎泰中汇广场投入运营;中海环宇城商业综合体已进入全面招商,12月份正式全面开业;联想科技城、众邦国贸中心、荣光·陇汇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

推开一扇窗

绿荫扑面来

这两年,在安宁区购房的人逐年增多,大家纷纷看好这里的教育资源,这是其一。其二,这里的生活环境优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安宁区的生态环境好,绿植面积丰厚,城区规划顺畅。“十三五”期间,安宁区城镇化率达到100%,城区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六横八纵”交通路网基本形成,水、电、气、暖、通讯等设施同步配套。轨道交通一号线等项目顺利实施,BRT快速公交全面运营,北环路和深安大桥建成通车。佳园路、B516号路、S505号路西段等18条道路建设完成通车。完成67个老旧小区(“三不管”楼院)“穿衣暖民”等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推广“街长制”管理模式,成功打造14条精品街、23条严管街、100条示范街。全区268条背街小巷成功推行“一巷一人一车”环卫保洁模式。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小游园6个,成为兰州市首个小游园500米辐射半径达标城区。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该区实施生态建设类项目31项,其中已完成27项(大气污染治理工程11项,生态环境建设6项、环境综合整治6项、环境保护能力建设1项、水污染治理项目3项)。2016至2019年,全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2019年安宁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9%,森林覆盖率达到37.8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17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这里生态工程建设加速推进,生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区、街、社三级河长制建立并全面运行。环境保护系统性、制度性措施明显加强,“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监管措施落实到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全年累计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67天。全面推行全域无垃圾治理,启动垃圾分拣中心建设,打造31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成立全省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商户联盟”,建成运营全省第一个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运营中心。

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促进该区的民生事业统筹发展,“十三五”时期,该区就业基本稳定,十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499094万元,民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以上;新增就业人数43426人,其中2019年新增就业人数93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3%,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653人,各类众创空间累计服务创业人数15000余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截至2019年底,全区在册低保对象1076户190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64%,特困供养对象4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0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1%以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100%。

相应地,该区医疗卫生水平有效提升,养老福利事业积极推进,普惠型高质量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率达100%,完成了安宁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全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北京八中分校、兰州交通大学北校区建设项目、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项目、区医院翻建项目等社会民生类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区教育普及水平、综合实力、服务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教育普及攻坚稳步推进,累计新增幼儿园学位2700余个,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51%,比2015年增长近14个百分点,有效解决辖区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据介绍,该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毛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达到99.8%,小学和初中升学率达到100%,辖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100%。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新建、改扩配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3所,实施沙井驿学校三馆一厅一广场等基建项目50余项,圆满完成全面改薄工作目标任务,所有项目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指标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80.28%,公办小学和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达到0.34和0.29,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全面消除大班额及超大班额。积极引入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等省外名校落户安宁举办分校,探索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全面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扶贫助学新机制,近五年累计发放各级各类学生资助金2542余万元,资助学生4.13万人次。

安宁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省级一类幼儿园3所,市级标准化幼儿园9所,建成8个新时代教育服务实践基地,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全省高位领先。2018年,安宁区代表全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会,同年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模式研究”试点县区。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知识图谱支持的数学精准教学实验研究”项目试点区域。近五年教师获批市级及以上教育课题研究项目300余项,全区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大专院校与区域教育的立体交融、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教育发展大格局。

(责编:陈诚、焦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