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扶贫车间累计达到2454个,吸纳就业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万多人。
据了解,2018年以来,为有效破解缺乏就业技能又因养老扶幼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甘肃省把扶持创办扶贫车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多领域、多业态创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探索了一条帮助贫困劳动力快速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收到了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扶贫车间累计达到2454个,吸纳就业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万多人,涵盖了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装、食品、特色手工艺品、工业品零部件生产加工等多个行业。主要集中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较多的陇南、天水、临夏、定西等地,8个未摘帽贫困县建设扶贫车间406个,吸纳就业1.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0.7万多人。
据了解,甘肃省先后出台了一次性财政奖补、吸纳就业补贴、运输费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有力推动了扶贫车间发展。结合当地实际,依托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等基础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分类指导与综合施策相结合,创新思路,完善运行机制,发展“厂房式”、“合作社式”、“居家式”等多种模式的扶贫车间,形成了多领域、多业态、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加强扶贫车间“建设前、建设中、认定后”的工作指导,从建组织、抓管理、保安全、促生产等方面着手,保障扶贫车间顺利运行。大力宣传扶贫车间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到扶贫车间务工。引导扶贫车间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开展技能培训,培育熟练工人。
据介绍,扶贫车间的建设,既承接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又破解了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题,实现了贫困群众就地就近、离土不离乡就业。在稳定脱贫的同时,帮助带动贫困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更加激发了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为长期增收致富提供了支撑。据统计,目前在扶贫车间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已超过甘肃省现行标准下脱贫需达到的收入水平。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