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因为这句抖音上的流行语,河南洛阳的老君山景区又火了。游客纷纷登山打卡,晒出在雪山美景前吃泡面的照片。然而,在景区人气暴涨的背后,金顶平台上的泡面盒却堆积成山,遍地狼藉,一些垃圾还被寒风吹到悬崖之下,环卫工人只能冒着危险,腰系绳索,穿梭于残雪和绝壁间清理垃圾。
如今,随着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旅游垃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景区因网络传播增加了知名度和游客量,但由于配套设施和疏导措施没有及时跟上,短时间内聚集起来的人流量超过了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反而对环境造成压力与破坏;另一方面,过去人迹罕至的沙漠、冰川和高海拔地区,都出现了旅行者的足迹,这其中难免会出现随意丢弃的垃圾。牦牛因误食垃圾而死亡的事情已非孤例。在西藏,每年都有大量志愿者在318国道沿线捡拾旅游垃圾,为的就是保护这一片净土。
老君山景区出现的成堆垃圾无疑是令人痛心的,还好景区在舆论监督下及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已安排更多人员清扫。“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奖优罚劣,督促山顶各商户立行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实施停业整顿。”景区表示。
虽然此次走红网络并非老君山景区刻意为之,但这也给其他景区提了个醒,要及时、充分地应对突如其来的人潮,未雨绸缪。多设置一些垃圾筒、多安排工作人员清扫、严格预约制控制人流量、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这些都是景区控制旅游垃圾的有效办法。同时,景区也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惩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除此之外,治理旅游垃圾,还得靠游客的行为自觉。作为游客,旅行过程中,不能怀抱“他人乱扔我也乱扔”的侥幸心理。乱扔垃圾,不仅影响自身的旅游体验,也会给景区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更会破坏景区的自然环境。我想,因为“老君山上吃泡面”而登山的游客,归根究底,还是冲着老君山那纯洁无瑕的雪景来的,毕竟跟风打卡“吃泡面”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当美景被垃圾埋没,这趟登山之旅便也丧失了它的意义。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