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兰州1月8日电(魏怡)近日揭晓的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获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全国公路交通行业的高科技奖项,代表了行业的技术研究水平。此次获得一等奖,实现了甘肃省在该奖项中“零”的突破。
湿陷性黄土一直是影响和困扰公路建设的世界性难题。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分布范围广,湿陷等级高,是黄土水敏感性和湿陷性最强烈、区域特征最明显的地区。“黄土没遇水时强度较高,遇水就会湿陷,湿陷性黄土给公路造成极大危害。近十年来,甘肃的连续强降雨不断增多,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病害易发、多发,导致路基、桥梁、隧道遭到不同程度损坏。”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副总经理丁兆民介绍。
为破解湿陷性黄土对甘肃交通发展的瓶颈制约,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技术攻关,甘肃省公交建集团负责组织实施,联合勘察设计、施工养护和长安大学等13家单位,分8个子课题,组织20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开展了为期4年的科研攻关。
该成果首次细化建立了甘肃省湿陷性黄土公路三级分区,解决了不同黄土分区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差异化问题,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及材料,对黄土地基评价、公路病害防治设计、路基质量控制、桥梁桩长设计、隧道深浅埋结构划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在黄土地区筑路存在的技术难题。
目前,该研究成果在甘肃省西合二级公路、傅家窑立交、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渭武高速、彭大高速等多个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路基沉陷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桥梁“车头跳”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据介绍,该科技攻关研究项目编制了涵盖黄土地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甘肃省地方标准10部,省部级工法5项,授权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9篇,丰富了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建设科技成果。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