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一张蓝图绘到底

——嘉峪关市“十三五”时期工作综述

徐俊勇

2021年01月24日08:35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砥砺奋进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个地方有了工业发展,就会有繁荣的经济。

嘉峪关,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荣。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是嘉峪关市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五年。

五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沿着总书记亲临嘉峪关时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高于全国、甘肃省平均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2万元,位列甘肃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和8.1%,绝对值稳居甘肃省前列。

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五年来,嘉峪关市竭力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其中,十大生态产业加快成长,占GDP比重超过20%。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力凸显,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顺利实施,“433”梯次结构基本形成。

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酒钢7号高炉优化升级、天成彩铝铸轧铝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两条千亿级产业链质效提升,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成功落地,工业园区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园区。

文旅商贸加快发展,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7%。建成方特丝路神画、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等重点项目,关城文物景区入选全国百强5A级景区,《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大型纪录片在央视播出,《黑山岩画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通道物流业加速培育,建成嘉峪关至清泉、南泉、金塔等国省道路,嘉酒绕城高速、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酒钢丝路煤炭集散中心挂牌运营,金翼城乡电商快递物流园建成区域分拨中心。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财政投入资金6.15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开展“双促双增”精准帮扶行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流转土地2.1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家,国家及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6万亩,戈壁日光温室440座;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星级农家乐77家,乡村民宿39家,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统筹融合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五年,嘉峪关市倾力统筹融合、协调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彰显规划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五年来,嘉峪关市城市规划和建管水平持续提升,“多规合一”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修编;投资102.8亿元,改造棚户区住房3.5万套、老旧小区89个,各类管网946公里、道路78公里;加强城市依法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养犬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整治背街小巷及城乡接合部,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城乡发展一体推进,农村道路、通信、水电、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交班线实现三镇全覆盖;1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造全部完成,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风貌、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成效显著,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96%,行政村全部打造为省级“清洁村庄”。

多年来,嘉峪关市举全市之力推进文明创建,历经22年不懈努力,于201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又经三年接续奋斗,成功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倾注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嘉峪关发展的光荣和梦想,成绩和荣誉属于每一位雄关儿女!

同时,嘉峪关市着力坚守底线、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均完成省级下达指标,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336天;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达标率均为100%;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261公顷,民丰铬盐污染场地修复达到试点效果,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推进,新增绿化面积23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5%,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4%、40.5%,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部达到时序进度,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日益提高。

改革创新 活力动力有效释放

五年来,嘉峪关市聚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活力动力有效释放。其中,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5%,综合科技进步指数达到42.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甘肃省第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

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4个、高新技术企业35家。西部重工在“新三板”挂牌。锌铝镁镀层板、高强镀铝锌板、高端剃须刀用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承接国家和省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项、取消43项、调整7项,审批时限缩短61%,实现“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大数据平台一期建成投用。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不来即享、帮办代办等服务方式,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经验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向全国推广。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N”政策体系,兑现奖补资金1854万元,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在甘肃省率先“清零”。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提速,整合重组市属国有企业7户、脱钩运营15户、混合所有制改革2户。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比改革前分别增长118%、125%、319%。完成在嘉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1.7万退休职工实现社会化管理。

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经济体制、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嘉酒“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功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国际短片电影展、房车博览会等特色节会,开通北京、上海等14条航线和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与酒钢集团、中核四0四联合精准招商,到位资金161.2亿元。

改善民生 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这五年,嘉峪关市全力改善民生、共建共享,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实施省市惠民实事70项,“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全国排名51位。

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4.0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农民工工资支付实现在线监管,欠薪结案率、清欠率分别达到100%。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门诊“两病”政策全面落实,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以上,城乡低保、社会养老、特困供养标准分别增长32%、40%、28%。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4.9亿元实施教育项目31个,44所学校、幼儿园全部进行新建或维修改造;投入2422.5万元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7.9%,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8.5%;义务教育巩固率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6%;推进产教融合,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医疗卫生短板加快补齐,投入12亿元建成南市区医院、酒钢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医联体全覆盖,药品零差率销售;酒钢医院晋升三甲医院,市妇幼计生中心晋级二甲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嘉峪关全面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9岁。

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建成覆盖城乡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数字图书网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投资1.4亿元的“雪亮工程”全面建成,全市462个网格实现一张网运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各类风险有效防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统计调查、粮食供销、人防气象、外事侨务、工青妇幼、档案方志、退役军人、国防动员等工作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兜住了民生底线。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时出台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8条”、支持企业发展“13条”等惠企政策和“六稳”“六保”工作方案,力促企业复工复产。实施“免、减、缓、返、补”政策组合拳,精准兑现各类资金近12亿元;金融机构向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353.6亿元,办理展期续贷转贷74.9亿元,降低融资成本2.5亿元;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酒钢集团与62户中小微企业建立保供合作关系;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1.4%、11.1%,有力支撑了社会就业和经济平稳运行。推动居民就业、保供稳价、社会救助、基本公共服务等各项政策落地;全面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转变作风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来,嘉峪关市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纲要,严格政府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88件、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665件,办复率100%。

强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政府系统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监管,实现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约束,政府和国企投资项目预决算审查节约资金10.65亿元,“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2.3%。

(责编:周婉婷、陈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