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鲸鱼骨悬空挂起,动物标本在光幕中旋转……走进位于浙江杭州市中心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孩子们惊叹连连。
“这是我们策划的‘大自然的跷跷板——儿童教育体验展’。跷跷板寓意自然生态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展览希望告诉孩子们要爱自然、爱生态。”浙江自然博物院办公室主任颜雯说。
浙江自然博物院始建于1929年,藏有15万件珍贵标本,2012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除了杭州市中心的馆区,还在湖州市安吉县设有一个馆区。安吉馆馆藏丰富,其中,海洋馆藏有全国最大的抹香鲸标本;收藏的淡水贝类和陆生贝类标本,占该门类世界物种的40%以上;鸟类标本和鸟声收藏,也在世界领先。
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是浙江自然博物院一直在努力的事情。2017年,博物院向社会发布“征集令”:征集两名鸟类监测临时人员,在春夏之季的4个月期间,到浙江象山韭山列岛、舟山五峙山列岛,从事繁殖海鸟监测工作。
“听海观鸟,听起来颇具诗意。事实上,这个工作非常辛苦。”颜雯说,这次招募是为了观察中华凤头燕鸥。这种鸟类是极度濒危物种,自从1861年第一次在印尼被发现,1937年被采集到一枚标本后,再也不见踪影。10多年来,浙江省自然博物院鸟类学团队调查了3000多个岛屿,终于找到了中华凤头燕鸥的踪迹,摸清了它们的分布、生存“密码”。2013年,在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开展国内首个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栖息地的实验,安装假鸟模型,播放录下来的鸣叫声音,吸引了数十只中华凤头燕鸥到此栖息。2018年,中华凤头燕鸥数量正式超过100只,初步避免族群灭绝的危险。
“招聘监测者,是为了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生态如此脆弱,需要共同维护。这也是自然博物院的职责之一。”颜雯说。
这种理念,也融入了博物院策划的各类展览中。今年元旦,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共同举办的“飞羽之美——鸟类科学艺术展”在北京开展,展出精美的鸟类标本,并配以鸟类主题的绘画和摄影,展示鸟类的艺术之美。
这些年,浙江自然博物院还推出了许多精彩展览,比如“来自星星的你——陨石特展”,展出稀有的火流星陨石、月球陨石、灶神星陨石;“山影尽,鸟声来”展览展示从大兴安岭到热带雨林的各种鸟鸣声……博物院还计划在2022年策划“亚洲恐龙大展”等大型原创展览。
据悉,2020年共有110万观众参观浙江自然博物院,180万观众网上观看安吉馆的直播讲解。“博物馆邀你一起赏月”“生态节气雅活动”“恐龙化石挖掘”等活动广受欢迎,浙江自然博物院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旅游热门地。
甘肃多举措稳岗留工 帮助14万已脱贫和低收入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人民网兰州2月20日电 (高翔)按照人社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甘肃省人社厅联合有关部门,针对就地过年务工人员、重点帮扶对象及用工企业,开展以送政策、送培…【详细】
甘肃:单纯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不得收取门诊诊查费 人民网兰州2月20日电 (王文嘉)日前,甘肃省医保局、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详细】
兰州铁路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旅客发送和物资运输工作 人民网兰州2月19日电 (魏怡)据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月11日至2月17日春节长假7天,兰州铁路局累计发送旅客56.5万人,货物发送量达168.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