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农村,个别地方存在“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矛盾现象,如何破解?近日,临泽县鸭暖镇创新思维,利用“土地银行”破解这一难题。
何为“土地银行”?通俗来讲,就是村集体搭建平台,把老百姓散碎分布的耕地当成“零钱”存到“土地银行”,然后由“土地银行”“放贷”给愿意耕种的企业和大户,老百姓因此分享“利息”。
2月22日,鸭暖镇昭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土地银行正式揭牌成立,昭武村近400户村民将2100亩土地存入“土地银行”,成为“土地银行”的第一批“储户”。同时,这2100亩的“存款”成功“放贷”给两家经营主体,每亩地将产生“年利息”720元,“储户”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之前,各家耕地零碎分散,土地流转没人愿意接手,运气好的流转出去了,一亩地的流转费也只有100元到150元,现在村里把各家各户的零散耕地存入‘土地银行’,对土地统一平整后整体流转,一亩地的流转费竟然达到700多元。” 昭武村村民蔡红恒高兴地说。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镇着眼于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半篇文章,在昭武、大鸭、张湾等村开始试点,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储土地经营权制度,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基础上,成立村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中心,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土地银行’。在‘一村(社)一块田’区域内推行‘龙头企业+土地银行+经营主体(农户)’模式,促进土地规范化高效流转。”鸭暖镇党委副书记管志明介绍说。
“土地银行”作为一种新模式,巧妙化解了农村耕地流转难的问题,推动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愿耕种土地的人可安心打工赚钱,愿意种地的企业和大户优先发展规模化种植,既保证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又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利益,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昭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杨发军说。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