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2021年品种审定公告:由甘肃省农科院历时16年阶梯式创新选育而成的陇鉴115号冬小麦品种,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种,成为甘肃第一个强筋冬小麦品种,标志着该区域冬小麦进入“强筋麦”时代。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就是“芯片”中的“芯片”。引进和创制新种质是突破种源“卡脖子”的关键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包专用粉原料强筋小麦的需求与日俱增。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省农科院一批旱农专家在镇原试验站开始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育种工作,先后收集、保存优质种源3000多份,40年来选育出17个“陇鉴”系列抗旱优质冬小麦新品种,支撑了陇东粮仓建设。
我国强筋小麦品种选育起步较晚,目前强筋品种占比小、推广面积小,大部分品种品质指标与国外有差距,现有强筋品种不能满足面粉加工企业的要求。为加快小麦优质种源开发利用,2004年省农科院旱地冬小麦育种团队从国外引进硬红冬小麦种质,2005年以该种质为母本与自育陇鉴386为父本杂交,经杂交一代回交、后代优质谷蛋白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历时16年阶梯式创新,最终选育而成陇鉴115号冬小麦新品种。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容重787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15.08%,面粉湿面筋30.0%、形成时间8.8分钟、稳定时间18.4分钟,拉伸面积207平方厘米,面包体积880毫升,面包评分90.3分,显著高于国家优质强筋麦标准及主推品种指标,填补了甘肃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短缺的空白。
据省农科院研究员樊廷录介绍,新选育的陇鉴115号冬小麦品种含有多个优质、抗旱、硬质相关基因,长芒,白粒,角质,千粒重36-44克,抗条锈病、抗旱、耐寒,2017-2019年甘肃省冬小麦区域试验亩产337.6公斤,较当地大面积对照品种增产10%,适宜在陇东地区、中部高海拔阴湿区种植。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