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趟“慢火车” 开出幸福路

魏怡

2021年05月06日17:14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高铁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的绿皮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西北广袤的大地上,依然运行着11趟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慢火车,它们以低廉的票价、优质的服务和“公交化”的开行模式,搭起了偏远山区与城市沟通的桥梁,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幸福慢火车”。

近年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完善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整治站车设备设施,改进站车服务,在甘肃境内开行了兰州至武威南、长征至白银西、嘉峪关至敦煌、陇西至青林等方向9对“慢火车”,在宁夏境内开行了银川至长庆桥、银川至汝箕沟方向2对“慢火车”。

穿梭在大山之间的“慢火车”。(兰州铁路局供图)

往返于陇西与张家川的7504/3次“富民列车”是西北铁路最早的旅客列车,1954年开行以来,67年风雨兼程。从“富民号”到“城乡文化号”,这趟列车逐步提升改造硬件服务设施,旅客运输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线的百姓有时候做一些小生意,坐着这趟火车去卖自己家里的特产,乘坐‘慢火车’一站路才一块钱,非常划算。”陇西车务段7504/3次列车长马小蒙说。

在甘肃省白银市,这里的百姓都熟悉7515/6次绿皮“慢火车”。这趟车单程94公里,运行时间为2小时10分,途径白银市两区一县,平均十几公里就要停靠一次,全程票价仅6.5元,沿线老百姓称它为“铁路公交车”。别看这列火车车厢少、速度慢,但对于沿线村镇的居民来说,这列火车为他们解决了生活的大问题。

正在等候乘坐“慢火车”的村民。(兰州铁路局供图)

“坐这趟列车比较实惠,白银西至靖远只需四块钱,既便宜又方便。”这是沿线老百姓乘坐7515/6次列车最大的感受。

与此同时,兰州铁路局根据这趟列车的运行特点,加大对沿途红色旅游、工矿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这趟“慢火车”也成了带动地方旅游的“流动宣传车”,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带来了“真金白银”。

“慢火车”见证了一代代沿线群众的生活变迁,它还将继续承载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同奔向幸福路。

(责编:陈诚、王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