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的绿皮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西北广袤的大地上,依然运行着11趟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慢火车,它们以低廉的票价、优质的服务和“公交化”的开行模式,搭起了偏远山区与城市沟通的桥梁,成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幸福慢火车”。
近年来,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完善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整治站车设备设施,改进站车服务,在甘肃境内开行了兰州至武威南、长征至白银西、嘉峪关至敦煌、陇西至青林等方向9对“慢火车”,在宁夏境内开行了银川至长庆桥、银川至汝箕沟方向2对“慢火车”。
穿梭在大山之间的“慢火车”。(兰州铁路局供图)
往返于陇西与张家川的7504/3次“富民列车”是西北铁路最早的旅客列车,1954年开行以来,67年风雨兼程。从“富民号”到“城乡文化号”,这趟列车逐步提升改造硬件服务设施,旅客运输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线的百姓有时候做一些小生意,坐着这趟火车去卖自己家里的特产,乘坐‘慢火车’一站路才一块钱,非常划算。”陇西车务段7504/3次列车长马小蒙说。
在甘肃省白银市,这里的百姓都熟悉7515/6次绿皮“慢火车”。这趟车单程94公里,运行时间为2小时10分,途径白银市两区一县,平均十几公里就要停靠一次,全程票价仅6.5元,沿线老百姓称它为“铁路公交车”。别看这列火车车厢少、速度慢,但对于沿线村镇的居民来说,这列火车为他们解决了生活的大问题。
正在等候乘坐“慢火车”的村民。(兰州铁路局供图)
“坐这趟列车比较实惠,白银西至靖远只需四块钱,既便宜又方便。”这是沿线老百姓乘坐7515/6次列车最大的感受。
与此同时,兰州铁路局根据这趟列车的运行特点,加大对沿途红色旅游、工矿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这趟“慢火车”也成了带动地方旅游的“流动宣传车”,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带来了“真金白银”。
“慢火车”见证了一代代沿线群众的生活变迁,它还将继续承载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同奔向幸福路。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