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到姹紫嫣红的初夏五月,西固区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让特色活动“多起来”,让与民互动“暖起来”。
学习党史办实事 地企共建促发展
“各职能部门要以党史学习调动服务热情,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扮好‘店小二’,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服务企业共成长。”西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走访调研辖区企业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西固区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与为企业纾困解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以党史学习教育调动服务热情,立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先服务后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谋发展、抓落实的实际举措,助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地方发展与企业成长的合作共赢。
党风和煦春意浓 植树添绿正当时
学史力行践初心。今年植树节,西固区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了兰州市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修复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建设增绿添彩。
沐着春风,大家挥锹铲土、提桶浇水,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栽植,每个步骤都认真细致,为牟家台增添一抹“新绿”,也将绿色发展理念“种”进每个干部心中。
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植树活动,让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了党性修养,强化了党性锻炼,支持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次很受教育、很有特色的活动。
党员认领“微心愿” 填补群众“小缺憾”
西固区从特殊群众入手,重点聚焦低保特困户、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通过上门走访、张贴征集公告、线上发布征集公告等方式,广泛全面征集小微物资需求、政策扶持需求、社会事务上门服务等便民需求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等,开展以满足微需求、进行微服务、送去微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圆梦微心愿”活动。
目前,西固区13000余名地企党员进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9600余人次,认领完成群众“心愿”3653个,起到了“圆梦一人、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益,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家门口的“便民集市”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出门就是‘集市’,剪发维修都免费,给社区点赞!”陈坪街道福利东路社区从群众需要出发,携手区城市管理局、区中医院等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举办 “同心互助”便民服务集市活动。
活动设置义诊、义剪、维修等服务区域。义诊区由专业医护人员为居民测量血压,解答居民咨询的健康方面问题,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服务;义剪区为辖区内的老人、小孩及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维修区免费帮居民们维修家电小产品;义缝义补区免费帮居民缝补衣服。通过这些就近、便利的“家门口”服务,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该活动已举办2期。
服务融入“网格” 共奏社会治理“交响曲”
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是社区服务的宗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固区各街道社区转变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了解前来办事居民需求,搜集民情民意,及时上传下达,做到“腿勤、眼勤、嘴勤”,将文明服务融入为民服务中。
在“街道—社区—网格党支部”三级网格的基础上,探索出针对辖区网格内特殊人群的服务,通过将网格进行多色标注,以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网格”,将基层治理一网囊括;发挥全科受理平台作用,打造“绿色网格”,将释放出的人力下沉,变网格员“坐班”服务为“走班”服务;将特殊人群标注为“黄色网格”,精准服务一站到底,真正将为民服务融入到社区生活中,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到为民服务具体实践活动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董永前 特约记者 郭炯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