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记者李云平、恩浩)播种机匀速前进,施底肥、播种、铺设滴灌管和地膜等作业一气呵成。眼下,在地处河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种依托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助力农民种植智能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连日来,在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的农田里,机器声隆隆作响,一台拖拉机正沿着田垄匀速前行。仔细一看,驾驶室里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动调整着前进的方向播种玉米。
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文琦说:“这种无人驾驶播种方式精确度高,每千米播种作业偏差不超过2厘米,不会出现过去的重复种、漏种现象,既节省种子又能保质保量播种,每天可完成100多亩耕地的播种任务。”
这台无人驾驶导航播种机由当地龙头企业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通过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播种。在播种前只需设定好线路和地块数据,这台播种机便可自动进行直行作业。
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永胜告诉记者,现在全旗已引进10多台安装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导航播种机,解决了以往播种不直、行距不匀等问题,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它播种深浅一致,确保种子同时出苗,保苗率高,为秋收高产奠定基础。”他说。
跟过去传统播种方式相比,无人驾驶播种方式可使每亩耕地出苗率提高10%、土地利用率提高10%。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恩泽说:“我们为每台播种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的成本为2到3万元,可实现农业增产15%以上。”
据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刘俊介绍,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输出基地的乌拉特前旗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依托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发展现代农业,已在苏独仑镇、明安镇、大佘太镇等多个乡镇推广使用无人驾驶播种等智能化技术,覆盖耕地面积5万亩左右。
内蒙古河套地区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拥有1100多万亩耕地,被誉为“塞外粮仓”“草原上的菜篮子”。随着北斗导航、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的推广运用,河套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