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逛超市或者卖场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在保质期内,但是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在打折出售。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日前报道:“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引发市场关注和网友热议。那么,兰州市场情况如何?临期食品是“真香”还是“鸡肋”,你会选择临期食品吗?记者进行了走访。
1 超市临期食品多由厂家直接处理
临期食品是指临近保质期而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刚刚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与其他城市已经兴起的“临期食品折扣中心”“临期食品专卖店”相比,记者经过检索发现,兰州市并没有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经营店,只有部分超市设置了临期食品专柜和临期食品售卖区域。
“其实,早在《反食品浪费法》出台前,按照国家对食品监管的相关要求,从2012年开始,我们要求市内的超市设置临期食品专柜,并按照要求下架临期食品。单就兰州市而言,目前并没有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门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那么,目前兰州市各大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销售情况如何?在兰州海关附近的北京华联超市,记者并未发现有专门的临期食品专柜。“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我们会根据保质期的长短,提前下架临期食品。”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之前设置过临期食品专柜,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后来就不再销售临期食品了,直接将临期食品交由厂家处理。
2 低折扣的背后存在一定消费风险
对于临期食品的销售,西关十字附近某大型超市负责人谈了自己的看法:“临期食品虽然价格低廉,一般都是对折甚至更低,但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都存在着一定的消费风险。对商家而言,销售临期食品,因为购物小票上无法标注单一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无法证明消费者是自愿购,后期如果发生消费维权纠纷,商家将百口难辩。就消费者而言,受价格因素驱使冲动消费,买回去的食品吃不完,又过了保质期,就只能扔掉造成浪费。”
3 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是节约行为”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更何况价格又便宜,只要在保质期内能吃完,何乐而不为呢!”“以极低的价格买回品质并不差的食品,既得到了实惠,也是一种节约行为。”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购买临期食品呈支持态度。
4 打折的临期食品,安全会“打折”吗?
临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够放心食用?兰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用担心安全。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临期食品?该负责人说:“选购临期食品时需注意查看保质期,应在保质期内食用。此外,要理性消费,不要因为优惠就大量囤货,无法吃完超过保质期会造成浪费。购买临期商品时,要留心商品的保存条件是否和标签上描述的一致。同时要细心观察食品是否出现霉变、气味改变、颜色改变等情况。”
对于网购临期食品,记者发现网络上主营此类产品的商家不少。这些网店大都写有“特价商品不提供退换货”“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快递过程中无法保障产品毫发无损”“膨化食品挤压发生漏气、破碎概不赔偿”等声明。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临期食品一定要选择知名的网购平台,购买前,必须与商家确定好食品信息,例如保质期时间、临期时间、储存条件等。其次一定要明确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