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018年,甘肃省先后获批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自创区)。经过数年建设,成效显著。由市科技局支持、《兰州晚报》开设的“创新领航”专栏今天推出第六期——《兰白“两区”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一大“引擎”》。
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同意甘肃省依托兰州、白银两市和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国首个以“改革试验”为主题的试验区(规划面积2448.65平方公里)。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甘肃省依托兰州和白银两个国家高新区建设自创区(全国共21家自创区),面积为23.01平方公里(兰州14.96平方公里、白银8.05平方公里)。甘肃省通过强化两区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平台布局、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加大科技服务保障、加强区域创新协作等举措,兰白“两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甘肃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
多措并举助推兰白“两区”建设
在一系列重点举措的促动下,2020年,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到973亿元,占全省10.7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15.55%;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的比值预计为3.14%;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96家(兰州高新区365家、白银高新区71家、兰州新区75家、兰州经开区85家)。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国科火字〔2021〕48号),兰州、白银两个高新区在全国169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分别位列第65名、第128名,较上年分别上升5位和1位。2020年,自创区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到420亿元,占全省4.66%。兰州、白银两市承载着全省90%的科研机构、4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75%的高校以及77%的科技人才。
自兰白“两区”获批建设以来,“两区”建设就被当做全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重点支持,各建设主体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支持1693项,经费4.4821亿元。兰州、白银高新区申报中央支持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并成功获批,累计获得财政部下达资金支持9700万元。
近两年,省、市科技部门为争取国家在兰州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努力夯实基础,积极推进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硅立方超算中心、离子加速器及质量检验检测工程实验室即将建成运营;指导推荐兰州新区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成功获批“中国科学院离子加速器及质量检验检测工程实验室”;兰石集团“能源装备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成功入围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示范名单,实现了甘肃省“零”的突破。
增强创新“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甘肃省将对标兰白“两区”批复要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工作思路,增强“两区”全省科技创新“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为甘肃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甘肃省将重点围绕解决“高新不够高、创新不够新”等问题,建立“入孵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开展“一企一策”跟踪辅导。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实施“揭榜挂帅”科研立项制度,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措施,确定并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科技项目布局,指导各建设主体抢抓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机遇,通过精准谋划引进项目特别是“硬科技”项目,全面做好增量发展。组织开展“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和“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性优势,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