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记者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厅推出2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添幸福。目前,甘肃省交通厅对所有承诺事项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主体、办结要求、办结时限,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下一步,该厅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强化使命担当,聚焦实事项目清单,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加强党的建设、破解交通发展难题中去。
建成通自然村组道路1万公里以上
推动交通运输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十县百路”示范创建,建成通自然村组道路1万公里以上。
推广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
依托道路客运行业智能服务设施设备和联网售票系统,提供无接触式、无纸化客运服务,实现全省29个一级客运站电子客票服务,在增设游客集散中心的其他客运站推广电子客票服务。
设立50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点
巩固拓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发展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在全省设立50个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示范点。
改造公路危旧桥梁200座以上
化解全省公路桥梁领域安全风险,改造公路危旧桥梁200座以上,确保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
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
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进一步提升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实现95128电召服务号码覆盖2—3个市州所在地城市。推动主要网约车平台公司开通电话叫车服务。优化约车软件,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
开展ETC服务专项提升行动
货车ETC车载安装率达到45%,拓展ETC在停车场、加油站等场所应用,年内完成5个应用场景的推广应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实现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依托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鼓励通过“全程网办”方式,推动实现道路旅客运输、普通货物运输以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
新建7个“司机之家”
依托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物流园区等,新增建设7个符合标准要求的“司机之家”。推动全省已建成的“司机之家”稳定运行,推动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深化公路“厕所革命”
对全省交通流量较大、服务设施陈旧的3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通过增设临时厕所、可移动厕所、潮汐厕所等方式,增加厕位总量,增加保洁人员,强化日常保洁管理,基本解决“如厕难”“卫生差”等问题。
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
推动在省内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服务区等建设充电桩、充电站。年内新增5个以上服务区建设充电桩。
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
在全省29个一级客运站配备交通医疗急救箱并逐步向其他等级站延伸,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在条件成熟的场站布设医务室、红十字服务站和医疗急救设备(含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
开展重点营运车辆驾驶员应急技能培训
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重点营运车辆驾驶员应急技能培训达到90%以上,通过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提高车辆的运营安全。
开展“八百万元爱心消费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鼓励职工认购消费扶贫点农户产品或“陇味甘货”不少于80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开展交通运输送“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全省公路基础数据普查,摸清家底,实现全省路网数据“一张网”。组建14个小分队送“科技下乡”,定期不定期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两服务一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监管。
拓展巩固客车“村村通”成果提高出行服务能力
改变偏远农村群众出行难、乘车贵的难题,拓展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场功能,打造100条示范线路,巩固班车客运、区域经营服务区域,拓展城乡公交、预约响应服务范围,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全年农村通公交覆盖比例超过20%,提升群众出行服务能力。
开展公路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暖心行动”
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情况列为公路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出台监督管理办法,紧盯新开工和正在建设的63个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清欠排查,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
开展交通运输信访积案化解“融冰行动”
集中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推动息诉息访,逐案建立台账,对历年来困扰厅系统的信访案件进行排查梳理,逐案建立台账,一案一策、合力攻坚,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重复信访、信访积案久拖不决的问题。
开展“关爱货车司机再行动”活动
巩固新建完善“司机之家”各种软硬件设施,把“司机之家”建成流动的驿站、温馨的家园。发挥各停车区和服务区优势和医疗帮扶作用,联合各地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在高台至总寨、临夏至合作两条路段开展差异化收费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差异化收费路段,提高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开展全省“十大最美货车司机”评选活动,增强货车司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实施高速公路“拓展工程”
通过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连接线、拓展服务区等措施,将“封闭”的高速公路进行多点“开放”,全面拓展服务功能。一期工程计划改扩建4处收费站、4个服务区,通过新增收费站出入口车道,新增服务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捷群众上路、实现共享高速,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开展船舶避险“春风行动”和“送检上门”
开展船舶发生意外后的救援演练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上救援并给予一定奖励。制定水上搜救方案,提升刘家峡、黄河兰州段水上应急搜救能力。实现船东“零跑腿”“零收费”,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对当年到期的船舶全部审核检验。
实施“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全面推行柔性执法
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实施“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对22项违法事项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的空间,进行适度有效监管,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在平交道口、急弯陡坡、沿线村庄、视距较差路段、学校路段、高路堤路段增设相应安全设施,实施里程3480公里,消除县乡公路安全隐患。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