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折桥树莓基地智能科技为特色农业赋能

农业科技化、数字化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临夏市折桥镇河州红树莓基地,依托智能现代化农业系统培育种植树莓的创新举措,为临夏市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阳春三月,河州红树莓基地智能温室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红钻、拖拉米、新星等不同品种的树莓长势喜人,部分枝头已经开出了小白花。当地受雇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管护、喷洒叶面肥等工作。
据了解,这个占地25亩的智能种植温室,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温度(湿度)智能化控制等智慧农业系统。农技人员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湿度、土壤等数据,调整种植方式提高树莓品质。可以说从育苗、培植到开花结果,小小树莓将在计算机系统的全程监控下生长。
临夏市农业农村局驻折桥树莓基地技术员白生菊说:“目前已完成25亩智能种植温室建设和400亩露天种植,利用智能温控、智能调湿、水肥一体化滴灌等现代化管理方式。树莓部分已开花,预计今年五月份第一茬树莓可成熟。”
有了技术的支撑,“河莓一号”“大庄一号”两种依托本土生长环境自主研制的新品种也应运而生。据介绍,这两种树莓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在养护过程中,农科人员尽可能使用无公害有机肥,保证植株的生长质量。
临夏市农业农村局驻折桥树莓基地技术员 白生菊:今年我们计划建设树莓生产加工车间,还有深产品加工生产车间等,将加工树莓果汁、树莓果酱、树莓啤酒等产品。真正做到小树莓、大产业,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振兴。
智能科技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也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300余亩的大田育苗区,工人们正在搭建观光采摘大棚代替传统的小拱棚。待树莓成熟时,这里将开放采摘园区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为延长树莓产业链条打下坚实基础。随着不断发挥科技的“探照灯”作用,折桥镇河州红树莓基地探索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现代化农业新路子愈发畅通。(马万矫 何雅洁)
来源:临夏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甘肃兰州新增一处高风险区
- 人民网兰州3月22日电 (王文嘉)3月22日,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地区风险等级的通告(第11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 一、自即日起,“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秦川镇酷派酒店、白银市景泰县上沙沃镇大桥村”调整为低风险区。 二、自即日起,“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街道崔家崖大户村”调整为高风险区。…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