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理论·时评

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

常 言
2024年06月27日16: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暖闻热评)

  将心比心,多维度推进、细节处入手,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在外互帮父母协议”

  【事件】为了让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社交网络上,一份自发形成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悄然流行。没有约束条款,甚至缺少统一内容,这份协议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留言支持,纷纷表示“自愿签署”,并分享转发,呼吁大家出门在外,都尽己所能伸出援手——“这一次我来帮助你的父母,下一次你帮到的或许就是我的父母”。

  【点评】

  生活中,或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火车上独自出行的老人,吃力地搬运行李;地铁站里看不懂转乘路线的老伯,焦急无助;马路边不会用手机导航的奶奶,只能边走边问……这些出行在外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是他人眼中的陌生人,却是家人深深的牵挂。对长辈多一些关心、为社会添一分温情,就是这份朴素而感人的协议初衷所在。

  协议的流行可以看作一次善意的接力。出于作为子女的共情,期待父母都能在手足无措时遇到温暖;出于本能的善良,希望每一个老年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涓涓细流终会汇成滔滔江海。或许只是一次主动的搀扶、一回耐心的讲解,但举手之劳间,就氤氲着爱的芬芳、传递着善的暖意,大家共同努力,就能凝聚起全社会敬老爱老、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老一辈熟悉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景区预约、扫码点餐、叫网约车……种种年轻人司空见惯的便捷服务,对老年人而言可能相对陌生。年轻人想要帮助家里长辈跨越数字鸿沟,不妨把对长辈落后于数字时代的担心,化为鼓励并指导他们尝试新技术的实际行动,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数字技术的便利,更好融入时代发展。

  当然,为这种自发的互助行为点赞的同时,我们也呼吁继续提升社会适老化改造水平、持续建设无障碍环境。让长辈们在外更安心,还需要制度化、系统性的全方位保障。比如,楼梯可否加装扶手?不会扫码能否顺利点餐?APP能否完善老年人模式?将心比心,多维度推进、细节处入手,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才能让父母在外更顺心,子女在家更放心。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责编:周婉婷、王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