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生态

情系水清岸绿 守护河湖安澜

兰州市深化河湖长制 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水域生态保护新格局

2024年06月27日16:17 |
小字号

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韩磊在楼梯沟洪道巡查

废弃泵站拆除

市民游客在美丽的黄河畔游玩

大河奔流,浩浩荡荡。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构筑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河净水送下游”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兰州市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水岸线管控、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以“先发力、带好头”的使命担当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

分级分段设立四级河长

6月17日早上9点,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韩磊打开兰州市河湖长制APP,点击“巡河”,沿着楼梯沟开始了巡河之旅。河洪道有无垃圾乱倒、杂物乱堆、污水排放等情况,都是韩磊所关心的。

“我们加强河道各类垃圾清理,排查‘四乱’问题。去年楼梯沟洪道内野草丛生,我们进行了清淤,保证行洪通道畅通。”韩磊说,河洪道巡查,就是要进一步保护好河流和河道,发现的问题如果能整治的,我们就立即开展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街道和水务局、市政管理所、绿化所、生态局等相关单位协调,整合各方力量,落实保护水资源、管控水岸线、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水安全的任务和责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兰州市坚持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分级分段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市、县区两级建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的“双河长”工作机制,设置市管河流10条,将全市洪水沟道全部纳入河长制实施范围,共设立总河长和河长1388名。其中,市县总河长18名(市级总河长2名,县级总河长16名);各级河长1370名(市级河长10名,县级河长55名,乡级河长508名,村级河长797名)。

河湖“清四乱”作为强化河湖监管的第一抓手,在具体工作中,兰州市不断压紧压实河长和部门责任,对兰州市境内黄河干流、湟水、大通河、庄浪河、蔡家河等重点河流和山洪沟道,运用实地查看、随机抽查、定期巡查、遥感监测、群众监督等多元手段,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排查。督促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级河长积极开展河长巡河工作,建立完善河长巡河发现问题整治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确保各项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做到“一问题,一销号”。

民间力量参与河湖管护

“你好,小哥哥、小姐姐,饮料喝完了,请把瓶子带走好吗?”夏日的黄河之滨河风清爽,风景迷人,吸引着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赏玩。在人群之中,有一位大姐走向游客,微笑地制止乱扔饮料瓶的行为。

这位大姐叫王海静,是安宁区孔家崖街道居民,今年5月底她拥有了新身份——民间河长。“看到黄河从家门口流过,我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一定要把它保护好,而美丽的黄河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所以就加入了护河的公益队伍。平常在散步时,发现有破坏环境、杂物侵入河道或者污水排放等情况时,第一时间拍照片或打电话向街道反映。”王海静说。

今年5月底,安宁区5座多功能民间河长驿站揭牌并投入运营。聘请了一批环保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居民担任民间河长,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水域生态保护新格局。

“整合民间资源,发挥民间力量,民间河长驿站将成为河长制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安宁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河长制工作,完善驿站的功能和运行机制,加强民间河长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水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水平。

“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同护河湖水,共享河湖美。让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河湖管理保护行动中来,汇聚起河长制工作的强大合力。”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市建立健全“河长+志愿者+巡河员”管护体系,督促各县区设立巡河护河员1118名,河湖管理保护志愿者430名,有效拓展了河湖管理保护的参与范围。探索建立以“暗访督查+无人机航拍监测+巡河APP+群众举报”为主要手段的河湖监管体系,实行“督办、查办、一事一办”三单控制制度,高效推动河湖管护机制运行,持续改善河湖面貌。

河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在兰州市黄河河道视频监控中心,黄河两岸的水情、水质情况以及水工程设施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等实时画面清晰呈现。工作人员正坐在系统前开展线上巡检,黄河水面有无漂浮物、两岸是否有污水排放、护栏有无破损……黄河河道视频监控系统让河湖监管有了“千里眼”。

“我们实行‘线上+线下’全天候河道巡检模式,助力河道巡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对堤防的护岸、护滩、护脚等水工程设施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测,不断提高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河道管理水平,确保河道巡检无漏洞、无盲区,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陈孝伟如是说。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兰州市持续打造智慧河湖建设,河湖管护逐步走向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在完成河湖长制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在主要河道布设视频监控设备637台,覆盖岸线长度1180余公里,已接入省级集控平台视频监控设备400余台,同时,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河、视频监控等现代化监督方式和技术手段,持续推动河湖监管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有效提高河湖监管效率。

《兰州市2024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智慧河湖建设,实现规模以上河流重点河段、敏感区域和重要点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有序推进全流、一般河段在线监控设备的建设工作,已建成的监控设备要全部接入省级水利视频集控平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河湖管理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河湖管理赋能。

奔腾黄河,一路向前。随着兰州市河湖长制的深入实施,目前兰州市有2条(段)河流成功创建为市级美丽幸福河湖,正在推进3条(段)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兰州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呈现一幅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生态画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责编:周婉婷、王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