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人民日報看甘肅-頭版看甘肅-更多>> 自動刷新:40秒60秒手動 

第二十九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26 09:05)

  第29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蘭洽會”)將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圍繞實施甘肅省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四強”行動,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信息等特色優勢產業,深入落實“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和“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深化與“一帶一路”…[詳細]

展示和諧共生的人與自然關系(華夏博物之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24 06:58)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定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2023年1月,經中央編辦批復,同意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它是新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主要開展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詳細]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6-24 06:56)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指明“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產生“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 “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詳細]

甘肅建成戈壁設施農業40萬畝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6-21 08:46)

  本報蘭州6月20日電 (記者趙帥杰)記者近日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甘肅目前已建成戈壁設施農業40萬畝,從產量角度測算,相當於增加近100萬畝農田,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0億元。 據了解,甘肅擁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和大量閑置的戈壁荒灘等非耕地資源,是發展戈壁設施農業的理想之地。近年來,甘肅加快探索一體化推…[詳細]

為老百姓真心辦事(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力加油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16 08:54)

  博士畢業后,我成為一名選調生,到甘肅省榆中縣馬坡鄉旋馬灘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臨行前,老師們叮囑我要腳踏實地,為老百姓真心辦事、用心謀事、細心想事,把工作干好。駐村以來,我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裡,千方百計讓村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所服務的村子地處山區,平均海拔2700多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業生…[詳細]

圖片新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6-15 09:58)

  展現古代羌族在河西走廊生活圖景的嘉峪關黑山岩畫、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時代的張掖榆木山岩畫……甘肅省有著豐富的岩畫遺跡,保存了較為原始的風貌。但這些遺跡多分布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戈壁或河谷,地處偏僻、自然裸露、散點分布的保存現狀,給岩畫的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岩畫是生動反映古代先民生活…[詳細]

2023蘭州馬拉鬆舉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12 09:02)

  本報蘭州6月11日電 (記者銀燕)2023蘭州馬拉鬆於11日上午在蘭州奧體中心鳴槍開賽,約4萬名運動員參賽。據了解,本次比賽共設置馬拉鬆、半程馬拉鬆、健康跑及家庭跑4個項目。馬拉鬆男子、女子組金牌均由埃塞俄比亞選手獲得。男子半程馬拉鬆項目,中國隊選手張學康以1小時9分24秒的成績獲得亞軍,隊友張國富…[詳細]

筑路架橋建高速 西部發展更有力(新時代畫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12 09:01)

  西藏拉林高等級公路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沿途穿越雪山、河流、森林等景觀。 本報記者 徐馭堯攝 敦當高速全線通車運營。圖為位於甘肅的敦當高速紅崖子溝特大橋。 趙帥杰 張 賓攝影報道 四川巴中至達州高速公路作為國家高速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與華中、華東地區相互聯系的便捷通道。圖為巴達高速趙家灣河…[詳細]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06-09 08:53)

  編者按: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詳細]

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06-04 07:23)

  (一) 這樣的使命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這樣的擔當銘刻定力、遠見和卓識—— “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9 10 11 12 13 頁  下一頁  尾頁

人民日報記者報道集更多>>

人民日報電子版在線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