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4-07 08:56)
人物小傳 沙武田,1973年6月生,甘肅會寧人,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敦煌學、佛教石窟考古、絲綢之路藝術考古研究和教學,出版《敦煌畫稿研究》等學術專著8部,編著《藏經洞史話》等普及讀物4部,發表學術論文190余篇,主持或完成各類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余項,擔任《河西走廊》《中國》等紀…[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4-07 08:49)
4月4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市索鬆村的桃花景色。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攝 4月5日,游客在北京慕田峪長城游覽。 新華社記者 李 賀攝 春和景明,清風拂面。今年清明假期,記者走訪多地發現,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擴綠、興綠、護綠,各地干部群眾用實際行動讓這個春天綠意更濃。 擴綠—— 造林正當時 …[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4-03 09:06)
飛天與航天相遇,看似機緣巧合,實則是文化傳承在牽引 前不久,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太空出差之旅”的第三次出艙活動。艙外航天服的左臂印有五星紅旗,右臂則是“飛天”二字,源自敦煌壁畫的一對飛天形象栩栩如生。網友留言,“有種相隔千年的時空連在一起的感覺”“中國人的飛天夢早已不是夢”。 從古至今,中…[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4-02 09:10)
觀眾在“墨韻文脈——甘肅絲路藝術珍品展”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魯 鵬攝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居隴山之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也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千年走廊。駝鈴聲聲,黃沙漫漫,歷史在這裡沉澱出璀璨珍寶,文明在這裡交織成華彩篇章。 日前,由中國美術館、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的“墨韻文脈——甘肅絲路…[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8 08:50)
人民調解、訴訟服務、法律咨詢……走進福建廈門海滄區東孚街道綜合治理中心,敞亮整潔的辦事大廳裡,一體化開放式的受理窗口整齊排布。 “從咨詢調解到訴前指導,這裡‘一站式’解決了我的難題。”這天,吳先生來到中心贈送錦旗,感謝工作人員幫助他化解勞務合同糾紛。 放眼全國,“有矛盾就找綜治中心”成了很多群眾的共…[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8 08:41)
荷葉顫動水波蕩漾、寶蓮光芒紋理清晰……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視效震撼億萬觀眾。銀幕上呈現出的東方美學由“數字工匠”們用一串串代碼編織,深圳市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能工巧匠”。 “動畫算法背后是稅務‘算法’的助攻。”洛克特視效總經理聶華軍介紹,公司在廣東深圳龍崗區稅務局一對一服務…[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7 08:48)
甘肅省武威古浪工業集中區,巨融(甘肅)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工地一片繁忙。滿載物料的運輸車輛有序穿行,技術人員對照圖紙,認真調試著設備。 開早會作部署、緊盯施工收尾……項目負責人許劍波忙得不可開交:“目前施工進度已完成98%,比預期提前將近一年,預計6月底即可投產。作為企業,就盼著早投產、早盈利。” 從…[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6 09:06)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臨洮馬家窯文化研究院館員趙志剛行走在野外,仔細尋覓夾在土層間的一枚枚彩陶片,“多一點探索,多一些對歷史文化的觸摸”。 百余年前,在臨洮縣洮陽鎮馬家窯村,幾千年前的古文化遺存被發現﹔后來,考古學家夏鼐將其命名為“馬家窯文化”﹔11年前,臨洮縣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考古研…[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6 09:00)
本報蘭州3月25日電 (記者趙帥杰)日前,甘肅省醫療保障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甘肅省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明確從今年3月起,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實行“駕照式”記分管理,進一步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和參保人合法權益。 實施細則提出,對相關人員進行“一人一檔”記分管理,對違法…[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3-26 08:48)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心有所向、行有所至,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形成合力,巨大紅利涌流在廣袤土地,長出來的一定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甜果子” 讓農業發展有了更多新業態、農村涌現更多“新農人”,大家齊聲唱響鄉村全面振興的“自信歌” 眼下,農忙好光景,春耕正當時。和土地打了半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