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為期四天半的武威市脫貧攻堅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現場觀摩活動在天祝縣開展。武威市及所轄各縣、各鄉鎮領導同志參加觀摩。
所到之處,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產業發展勢頭催人奮進。大家白天走、看、聽,晚上談、評、想,分享了經驗、啟迪了思路,深化了認識、凝聚了共識。
武威地質地貌特色鮮明,山、川、沙共存,寒與旱共存,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是脫貧攻堅戰成敗與否的關鍵,更是群眾穩定增收的“晴雨表”。
2018年以來,武威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為統攬,以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為導向,以群眾長遠可持續增收為目標,以節水優質高效農業為重點,立足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稟賦,打破行政區域,提出了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大力發展牛羊雞菜果菌薯藥“八大產業”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
通過兩年多的實踐,武威市特色產業發展架勢全面拉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從短到長、從低到高、從粗到精、從弱到強的“七個轉變”,構建起了“四梁八柱”,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發揮資源優勢 助力產業崛起
原本寒冷的天祝縣,近年來遵循“三大特色產業帶”的發展規律,立足自然資源條件,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大力發展食用菌、藜麥等特色產業,成功申創“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榮膺“中國走馬之鄉”。
至今,天祝縣打柴溝鎮安家河村村民王學培還記得去年夏天豐收的喜悅。“我家共有8畝耕地,以前僅種植小麥、土豆,產量不高,一年下來收入還不到9000元。自從加入合作社,有了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種植紅筍、荷蘭豆等高原夏菜后,年收入達到4萬多元。”
事實上,老百姓感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是武威市高站位謀劃布局,從而使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顯現的結果。
近年來,武威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利用農業資源優勢,深入研究產業發展規律,把准產業發展大勢,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全產業鏈的戰略思維科學系統謀劃,形成了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充分發揮天藍、地淨、空氣好、土壤污染少的優勢,打造以高原夏菜、藜麥、食用菌、白牦牛等為主的沿山特色產業帶,建設南部山區特色生態經濟產業核心區﹔
——發揮地形平坦、土質肥沃、水肥條件良好、田間作業運輸便利等優勢,打造以設施農牧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沿川特色產業帶,建設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利用光熱充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資源特色優勢,著力打造以戈壁農業、特種果蔬、經濟林果和沙生藥用作物等為主的沿沙特色產業帶,建設西北地區沙漠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天祝縣在金強河川區發展以高原夏菜、設施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帶﹔在沿山低海拔地區發展以食用菌、藜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高效種植產業帶﹔在沿山高海拔地區打造以白牦牛、高山細毛羊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產業帶。
古浪縣南部沿山區,利用天藍地淨、氣候冷涼、土壤無污染的優勢,重點發展以娃娃菜、青筍、蒜苗為主的高原有機蔬菜及中藥材、食用菌等沿山特色產業帶。中部沿川區,利用土地肥沃、水肥條件好的優勢,打造露地蔬菜、特色林果、優質飼草和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沿川特色產業帶。北部沿沙區,利用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優勢,著力發展以牛羊雞(鴿)為主的沿沙特色產業帶。
民勤三面環沙,沙漠和荒漠化面積佔90.34%。近年來,民勤縣大力發展蜜瓜、茴香、果蔬和蘇武沙羊“3+1”主導產業,制定《蘇武沙羊產業發展三年規劃》。突出節水增效,以大力提升產業綜合效益為中心,發展蜜瓜、茴香、果蔬等優勢產業。
涼州區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引進實施伊利乳業、優然牧業、牧原生豬、德青源金雞、眾興菌業、海升水果胡蘿卜、嘉禾佳醬菜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打造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產業集群。目前,已經形成牛產業、羊產業、豬產業、雞產業、林果產業、食用菌產業、馬鈴薯產業和奶產業等一大批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產業項目。
四天來,觀摩點就是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通過觀摩,大家認為,武威市區位優勢明顯,農業生產區土壤肥沃,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天然隔離條件好,有祁連山冰川雪水供給,大氣污染少,農田作業運輸便利,物產豐富,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最佳產區之一,非常適合發展日光溫室蔬菜、肉蛋奶以及經濟林等特色產業,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壯大產業集群 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起點打造產業,可以使鏈條不斷拓展延伸。
武威市以資源集聚區和物流節點為重點,加快構建緊密關聯、高度依存、高質量發展的全產業鏈,建成了一批從原料基地到終端產品的綠色產業鏈、區域特色產業基地和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據介紹,武威市已經建成高標准農田150.19萬畝,推廣農田高效節水技術251.3萬畝。建成園藝作物標准園41個、畜禽規模養殖場1368個、日光溫室22.5萬畝、養殖暖棚4388萬平方米。
其中,天祝縣金強川10萬畝綠色高原蔬菜標准化生產基地、天祝白牦牛生產基地、德青源金雞扶貧產業園、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興盛萬隻種羊繁育基地、甘肅浪美食品有限公司牛屠宰分割及鮮濕面生產線加工項目等一大批規模化、標准化種養基地及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甘肅供銷黃花灘冷鏈物流產業園、昊天農產品市場等流通主體相繼建成落地,涼州區國家級、民勤縣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海升胡蘿卜水果種植基地,古浪黃花灘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園,民勤縣八大特色產業園,天祝縣藜麥科技扶貧產業園等一批現代產業園區基本建成。
目前,全市農業產業化企業達到169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55家。以中天、凱偉為主的肉羊,以頂樂、康美為主的肉牛,以伊利優然為主的奶牛,以牧原為主的生豬,以德青源為主的禽蛋,以海升、嘉禾佳為主的蔬菜,以達利、正陽為主的馬鈴薯,以天禾、眾興、臣祥為主的食用菌,以純潔高原為主的藜麥,以田園牧歌為主的草產業等龍頭企業齊頭並進。
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逐步完善,建成黃羊河集團食品公司、昊天農產品交易市場暨倉儲物流中心、甘肅金佛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民勤縣朱雀現代農業物流園等112家冷鏈倉儲物流設施,冷藏能力達到58.67萬噸。全市農民合作社達6818家,建成國家級示范社25家、省級示范社154家、市級示范社200家,“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初步形成。全市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已帶動農戶2.78萬戶,戶均年分紅2100多元。
值得關注的是,武威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量不足700立方米,僅為全省的1/2、全國的1/3。如何平衡產業發展和水資源短缺的關系至關重要。
近年來,武威市堅持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結構,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把節水放在治水、管水的首要位置,率先印發《關於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的意見》,提出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城鎮節水、水價改革和水管體制改革、水資源精細化管理、完善制度體系六大節水行動,修訂行業用水定額,編制節水行動規劃,制定節水條例,規范節水。
農業節水突出提質增效,緊緊圍繞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牛羊雞菜果菌薯藥“八大產業”,優化調整種植業結構,2020年全市種植作物糧經飼比例調整到了39︰41︰20,高耗水作物大幅壓減,推廣高效農業節水技術250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18.8萬畝。
高標准嚴管控 打造優質“甘味”
在“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過程中,武威市高標准管控全程,產品品質有效提升。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大力發展標准化生產,強化高標准全程管控,有力地確保了農產品品質和安全。
制定實施無公害農產品地方標准60項、有機食品標准2項、綠色食品標准20項和出口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50項,形成了覆蓋大宗和特色農產品的地方標准體系。涼州區、民勤縣相繼創建為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武威普康養殖有限公司入選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和畜禽養殖標准化示范場,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興盛萬隻種羊繁育基地被命名為全省優質種羊繁育示范基地,民勤騰盛公司供港澳蔬菜基地、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六道溝生產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累積認証“三品一標”農產品333個。打造“民清源”“天祝原生”“原味古浪”“醉美涼州、地道農產”等區域公共品牌,天祝白牦牛、民勤蜜瓜、天祝藜麥、民勤肉羊等產品入選“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騰盛港蔬、聖雪臣祥、一年一穗等12個品種入選“甘味”農產品企業商標品牌。130個農產品入選甘肅省扶貧產品目錄。
通過不懈努力,武威市已成為全省乃至西北重要的優質瓜菜、肉類、食用菌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武威市高質量推進市場體系建設,建成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1個,累計新建和改造提升專業批發市場、農村集貿市場、農產品市場、消費品市場等各類市場126個,初步形成了以城區商貿流通企業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商品流通網絡。
緊抓“互聯網+”政策機遇,深入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快速發展,培訓電商從業人員2萬多人次,建成4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78個鄉鎮服務站、603個村級服務點﹔培育梭梭農庄、善乙農品、淘村長等電商企業115家,在阿裡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商平台開設網店2200多家,圓通、申通、中通等17家快遞企業入駐武威,引進蘇寧易購、京東商城、我愛我縣、供銷通等10家電商平台。2019年全市實現各類特色農產品上行網絡銷售額9.05億元。
自生態移民暨扶貧開發黃花灘項目實施以來,古浪西靖鎮承接了南部山區2萬余名群眾的搬遷安置任務。通過搬遷,這些群眾雖然擺脫了自然環境惡劣、基礎條件差、生產方式落后、收入來源單一等條件的限制,挪了窮窩,解決了“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但如何幫助搬遷群眾“換窮業”,實現“搬得下、穩得住”的目標,是擺在黨委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古浪縣西靖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智勝坦言,由於搬遷之前,南部山區群眾習慣了靠天吃飯的生活,面對搬遷后新的發展環境、新的生產方式,一時手足無措,想發展但不會發展成了最大的制約因素。
西靖鎮黨委政府搶抓機遇,盤活各類資產資源100多萬元,注冊成立了古浪縣西靖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以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八大產業”為發展方向,針對群眾不同發展需求,與群眾在生產、加工等各領域精准建立緊密利益聯結,帶動全鎮1540戶貧困戶育產業、促發展、增收入。2019年,全鎮累計減貧297戶1188人。其中,扶貧公司帶動脫貧120戶540人,佔當年脫貧人口的45.5%。
實踐証明,武威市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產業帶”,發展牛羊雞菜果菌薯藥“八大特色產業”,有利於促進產業鏈條延伸,形成小農戶大基地、小規模大區域的發展格局,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有利於集中力量打造區域性特色產業帶,實現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生產,提升農產品整體競爭力﹔有利於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涵養水源、生態環境挑戰,構筑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對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