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靈台:一個貧困縣的教育嬗變

董洪亮、王文嘉、黃帆

2020年07月10日10:30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坐落於隴東黃土高原南緣的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3年,靈台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79個,貧困人口1.55萬戶5.83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7.39%,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最基本的縣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特別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貧困地區辦學經費,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要推進教育精准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2012年以來,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靈台縣勒緊了褲腰帶,八年間籌集24.5億元興辦教育,促使全縣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

2015年,經嚴格的考核評估,靈台縣提前一年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靈台一中、靈台二中分別成功創建成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市級示范性完全中學。

據統計,2012年至今,靈台縣高考質量連續七年保持平涼市前三位,1593名學生被“985”和“211”院校錄取,超過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35年的總和,9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當地干部群眾普遍反映,靈台縣這些年基礎設施中建得最好的是學校,社會事業中發展最快的是教育,民生工作中群眾受惠最多的也是教育。

再窮不能窮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歷史欠賬大、基礎條件差、財力保障不足……和其他國家級貧困縣一樣,靈台縣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受制於縣域經濟發展,沒有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從北京到靈台,地理距離1000多公裡,發展的距離也同樣遠。”這是平涼市委常委、靈台縣委書記劉凱2011年從北京被選派到靈台縣擔任縣長時最直觀的感受,這讓他意識到了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更讓他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責任很大。

“從大道理上講,扶貧先扶智,教育斷窮根,靈台要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最終得靠教育﹔從小道理上講,博士當縣長,教育如果抓不好,怎麼也說不過去!”時任靈台縣長的劉凱在談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之於扶貧的關系時擲地有聲。

而在一次下鄉調研中,靈台縣梁原鄉杜家溝村小學生上學靠簡易吊橋過河的一幕更是深深刺痛了劉凱的心。

資料圖:靈台縣梁原鄉杜家溝村小學生上學靠簡易吊橋過河。(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這樣的場景究竟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帶著這個問題,劉凱帶隊對全縣教育工作開展了大規模、系統性調研:

靈台縣203所學校中,零散教學點多達96處﹔

學校校舍普遍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年久失修﹔

30所鄉鎮中學和中心小學隻有2所擁有食堂﹔

許多學校沒有配備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

學生在外租住、幾位鄉村老師共用一間宿舍比較普遍﹔

一名教師甚至支撐一所鄉村學校十幾年﹔

教育系統人心思走,在一次靈台縣直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遴選招考中,僅教育系統報名的就超過了500人,老師們不是潛下心來備課,而是一門心思備考……

資料圖:平涼市委常委、靈台縣委書記劉凱在學校食堂和學生們一起交流、吃飯。(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調研結果讓劉凱捏了一把汗。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從調研結果看來,當時的教育條件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一些教師缺乏職業榮譽感,身在教育而心不在教育……

思路在調研中逐步清晰,思想在調研中也趨於統一。最終,靈台縣委、縣政府一致認為,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2012年9月,靈台縣教育改革和發展大會召開,靈台縣全面吹響了建設教育強縣的“沖鋒號”。

經過了八年時間的改革發展,靈台縣的教育條件得到了極大地改善,深居一隅的靈台縣百裡鎮新集九年制學校,如今早已舊貌換新顏,村民李金平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學校一到冬天還要生火爐取暖,學校裡沒有食堂,離家遠的老師和孩子們午飯隻能靠啃饃饃湊合。現在新建了教學樓、教師公寓、學生宿舍和餐廳,冬天還有暖氣,條件好了太多。”

持之以恆來支持 “四個優先”顯定力

回想起教育改革和發展大會,劉凱歷歷在目。時任縣長的他在會上講到:“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一屆接著一屆干,持之以恆支持教育、發展教育﹔戰略定位要優先,科學規劃要優先,公共投入要優先,資源配置要優先。”這“一個持之以恆”和“四個優先”,既是靈台縣委、縣政府對全縣人民的庄嚴承諾,更是全縣黨員干部始終不渝的堅持和實踐。

資料圖:靈台縣城南小學。(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這八年,靈台縣累計投資5.89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24萬平方米,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均得到了新建或維修,實現了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鄉鎮中學和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新建了學生宿舍、食堂、運動場,配齊了設施設備,有效解決了2萬多名學生和1500多名教職工上學、住宿、就餐、體育活動等問題,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這八年,靈台縣累計投資1400多萬元,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全縣所有學校均接入寬帶網絡,實施了優質數字資源“班班通”項目,實現了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靈台縣131所中小學實施了數字校園平台建設,中心小學以上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全部達到標准水平,貧困地區的孩子也用上了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師生們通過網絡也能和大城市一樣直接接受名校名師的輔導。

這八年,靈台縣大力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類教育均衡發展,城鄉之間、山塬之間、校區之間辦學條件、辦學水平更加均衡。

上良中學老校長朱伍德說:“八年前上良中學的教室還是磚木結構,沒有學生宿舍,離家較遠的學生隻能在學校附近租房住,學校裡沒有操場,學生們上早操、體育課隻能在鎮上的劇院或農貿市場裡湊合。”

如今的上良中學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樓寬敞明亮,教師和學生公寓干淨整潔,教學教輔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學校還建起了食堂,師生們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平整的操揚結束了幾十年來孩子們在農貿市場上早操的歷史。

教師素質重中重 尊師重教氛圍濃

工資待遇不高、專業化發展不足等諸多因素制約,使得靈台縣的教師普遍缺乏職業榮譽感和事業成就感,把當教師看作了一份職業,而不是事業。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靈台縣委、縣政府深知教育不只是抓硬件這麼簡單。教師,這個學生成長、成材的“引路人”,對教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靈台縣始終把教師隊伍素質提升作為抓教育工作的“先手棋”,多措並舉打好師資配置“組合拳”:

資料圖:靈台縣表彰優秀教師。(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堅持每年都召開高規格的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每年拿出100萬元隆重表彰先進教師和優秀學生,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發起成立“靈台縣縣長教育基金”,採取“抓兩頭、帶中間”方式,實現了對優秀師生獎勵和家庭經濟困難師生資助的常態化,目前基金規模已達到469萬元,獎勵、資助師生210名﹔

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按人均每月不低於400元的標准及時足額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縣財政每年拿出600萬元以上,發放教師績效工資,按每人每月不低於300元的標准核增班主任津貼,目前,教師平均工資明顯高於全縣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投資1885萬元,大力實施教師安居工程,建成教師公寓樓304套,解決了教師的在校生活問題,並為57名家庭經濟困難教師分配了經濟適用房﹔

採取“請進來講、送出去學”等方式,與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師范院校建辦培訓基地,每年培訓教師1500多人次,開闊思維理念,提升執教能力﹔邀請北京新東方等專業機構的老師到靈台講學培訓,有效提升了廣大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

啟動實施千名城鄉教師交流任教計劃,分批次選派城區學校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特別是師資薄弱校開展交流任教,有計劃地組織農村學校教師到城區學校任教鍛煉,有效緩解了城鄉教育發展失衡問題。

2011年以來,靈台縣連續7年提高臨時代課教師工資待遇。2018年,靈台縣將符合條件的臨時代課教師通過招錄考試全部轉正“入編”,120名臨時代課教師圓了自己的“轉正夢”,臨時代課老師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這是如今許多靈台老師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深切感受。

靈台一中教師王海燕已在教師的崗位上工作了35年,他說:“教育的本質力量是精神,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我覺得近幾年靈台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走進校園,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面孔和學生們身上有先必爭、有冠必奪的拼搏精神讓人為之動容,這種精神也將陪伴著一個個靈台學子走向社會、走向更美好的人生,而這些,都是我們靈台最寶貴的財富!”

補短板開拓眼界 貧困學子躍“農門”

作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由於地處偏遠、觀念保守、經濟落后等原因,很多孩子直到高中畢業才第一次走出靈台,名校對他們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這也使得許多孩子缺乏自信、缺乏敢創敢拼的勇氣和勁頭。

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更多的是教育觀念落后,師生信息閉塞,缺乏外出開拓眼界、學習交流的機會,缺乏良好學習條件和習慣,拘泥於課本裡的知識。

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資料圖:“舉起理想的杠鈴”北京大學博士生演講團靈台一中報告會。(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2012年5月14日,一堂名為“舉起夢想的杠鈴”的北京大學優秀學生勵志演講報告會在靈台一中舉辦,來自北京大學的8名博士生結合自己的奮斗經歷,與靈台一中的孩子們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孩子們努力學習、頑強拼搏、奮發進取,以夢想領航人生。

2012年8月,邀請時任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親臨靈台縣考察教育工作,南開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在靈台一中揭牌,南開大學團委與靈台縣簽署友好合作協議,實現了校地合作的常態化,這為貧困地區的孩子與名校、名師、優生溝通交流打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從2015年暑期開始,堅持將初、高中優秀學生免費集中選送“北清人師”等名校參觀學習,並為學生量身定做了“聽一場大學講座,進一次大學圖書館,參加一次大學社團活動,參觀一次國家重點實驗室,觀看一場大學校園演出,在大學食堂吃一頓飯,與優秀大學生進行一次互動交流”“七個一”活動,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親身體驗重點大學的學習生活,激發大家的成長志向和拼搏精神。

高考是貧困地區學子躍出“農門”的關鍵一步,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不論是任縣長還是縣委書記,每年高考前夕,劉凱都會專門安排時間深入學校調研,陪同學們上課、復習,給他們加油鼓勁,高考結束后,指導幫助同學們科學填報志願。北京大學“博雅計劃”和清華大學“領軍計劃”推出后,劉凱又依托自己北大校友的身份,以個人名義背書,積極向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推薦優秀學生。

隨著靈台縣教育優先戰略的實施,尊重人才、重視教育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真正形成了全民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靈台縣教育事業短短幾年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各級干部開拓創新、勇於拼搏、爭先進位的思想觀念﹔教會了他們敢於擔當、勇挑重擔,與問題對著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工作方法﹔也讓貧困群眾看到了教育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運、幸福來自奮斗的現實事例,全縣上下擺脫貧困、加快發展的氛圍日趨濃厚。

教育發展助脫貧 鳳凰還巢桑梓情

統計數據顯示,近八年,靈台縣累計向各大高校輸送生源16879名,一大批貧困學生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實現了“就學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通過接受良好教育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勞動者,並以其自強不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來擺脫貧困,真正實現了從“富腦袋”到“富口袋”的轉變。

資料圖:“名校之路 勵志之旅”圓夢報告會。(靈台縣縣委辦公室供圖)

隨著更多學子的畢業就業,回鄉大學生把現代知識和現代科技帶到靈台經濟、科技、文化、衛生等各行各業,在外工作的靈台籍人士,也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勞務輸出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所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靈台縣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90后大學生嚴鳳麗,大學畢業后回到了家鄉靈台,成為了靈台縣百裡鎮二聯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二聯村坐落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條件落后,村困民窮讓300多名群眾深陷泥沼。面對這個“爛攤子”,嚴鳳麗與那裡的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從宣傳講解政策、幫助報銷醫藥費、處理鄰裡糾紛這些小事入手,一步步得到村裡群眾的接受與認可,在她的努力下,那個貧困小山村的面貌也一天天發生變化,村裡建起了文化廣場,村社道路逐步硬化,肉牛產業逐步發展壯大……

2014年1月二聯村“兩委”換屆時嚴鳳麗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2015年1月嚴鳳麗入選第二期“平涼好人榜”,2015年7月榮獲平涼市先鋒引領行動“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1月被評為第四屆“感動平涼”人物,2016年4月被授予“甘肅青年五四獎章”。“家鄉的這片土地養育了我,我學成后一定要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做一些事。”嚴鳳麗說。

教育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基礎,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教育,靈台縣讓更多貧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鄉,實現了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貧,2018年靈台縣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教育更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希望,不僅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走向,帶動一個家庭的文明進步,而且事關一個地區的繁榮發展,隻有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造就各級各類優秀人才,才能在政策疊加的大好機遇中乘勢而上、在日益激烈的發展競爭中贏得主動。

“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扶貧先扶智,教育斷窮根,教育是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往小了說,一個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勢必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往大了說,一個地方走出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改變這個地方的命運。這一點,已經被靈台縣的實踐所証明。”劉凱說。

(責編:陳誠、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