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立足“三新一高” 筑夢“一帶一路”】

新絲路 新通道 新機遇

——甘肅國際貨運班列運行綜述

嚴存義 張燕茹
2021年09月21日07:21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絲路 新通道 新機遇

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是亞歐大陸橋的核心通道。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甘肅承東啟西、連南通北的重要戰略通道和物資集散地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節點樞紐作用有效發揮。

借助這一黃金通道優勢,2014年12月12日,甘肅省首列“天馬號”國際貨運班列開行。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國際班列線路不斷增加,進出口貨源逐年拓展,運營主體逐步壯大,目前已實現安全穩定常態化運行。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目前甘肅省已開通運營中歐、中亞(中吉烏)、南亞、陸海新通道4向5條國際貨運班列,其中南亞公鐵聯運班列被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命名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中吉烏”國際班列於2020年6月5日首發,是國內首趟採用“鐵-公-鐵”多式聯運方式組織開行的中亞班列。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1666列,貨重148.5萬噸,貨值173億多元。

甘肅省國際貨運班列的開行,大大縮短了中國西部與中亞、南亞以及歐洲各國間的貨運時空距離,成為承載甘肅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深度合作的優質平台,為促進甘肅向西開放和省內區域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動力。

——有效帶動全省外貿發展。全省國際貨運班列開行以來,有力促進了甘肅省進出口增長,帶動甘肅省相關外貿企業、外貿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甘肅企業“走出去”開展深度合作,對甘肅省外貿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9家企業在境外設立國際營銷服務網點115個,覆蓋尼泊爾、緬甸、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37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全省對外開放新格局。

——助力甘肅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的開行,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得到了有機銜接,並使蘭州成為輻射西北、溝通西南、連接中西亞、聯通東南亞的“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樞紐,為甘肅省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全國特別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特色農產品南下東進,西南地區汽車整車和零配件、冰鮮水產品、熱帶水果等北上西出提供了極大便利,戰略意義深遠。

——開辟了中亞國際貿易新通道。2020年6月5日,中亞班列“中吉烏”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成功首發,9月15日返回,標志著甘肅省繼南亞公鐵聯運班列之后,又成功開辟中亞國際貿易新通道。“中吉烏”新通道較經新疆霍爾果斯通道全程縮短運距295公裡,運輸時間節約5天左右。既有效緩解了霍爾果斯通行壓力,又為甘肅省向西開放拓展了新空間,形成了多路並舉的通道新格局。

——促進了甘肅省加工貿易業發展。隨著甘肅省國際貨運班列穩定開行,一批木材、糧油等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紛紛落地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實現了班列與產業協同、港區聯動發展。蘭州新區通過中亞、陸海新通道回程班列為綜保區內飼料加工企業累計進口哈薩克斯坦大麥、亞麻籽,烏克蘭玉米等7.4萬噸,進行保稅加工后分銷全國市場﹔武威市依托木材口岸通過中歐回程班列從俄羅斯累計進口木材約5.4萬立方米,用於園區內企業加工及供應省內企業﹔甘肅省與廣州、義烏合作開行中歐班列,累計發運9列453車,貨重6800噸,貨值2.21億元,標志著甘肅省與國家物流樞紐、外貿生產基地合作持續深化。

——拓展提升了甘肅通道優勢。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密切區域合作和開放平台建設,蘭州已成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和新歐亞大陸橋的樞紐,成為南亞、中亞、中歐三大貿易通道的交匯點,樞紐輻射的區位優勢逐步凸顯。截至目前,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367億元,武威國際陸港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5億元,硬件建設不斷完善,服務能力逐年提升。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加強與成都、重慶、連雲港等港口業務合作,設立了12個無水港及辦事處。全省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口岸已達到8類10個。

“我們將以推動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申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為重點,細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推動甘肅省國際貨運班列規模再上新台階。”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提升運營質量,加大區域合作、擴大運營規模,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特色品牌班列,在穩定和鞏固中歐、中亞班列,努力拓展陸海新通道班列的同時,著力維護和運營好南亞、“中吉烏”公鐵聯運班列,助推甘肅省“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責編:周婉婷、杜昱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