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文化視點】多彩非遺 喚起文化記憶

郁 婕
2021年11月25日08:51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化視點】多彩非遺 喚起文化記憶

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地域遼闊,東西狹長,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蘊藏十分豐厚﹔同時,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地形復雜等多重因素,造就了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氣壯山河的隴原鼓舞,熱火朝天的花兒聯唱,翩若驚鴻的崆峒武術,古老悠揚的鷹笛吹奏……“如意甘肅·多彩非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是一次對甘肅非遺項目的大檢閱。

當古老的非遺登上現代的舞台,喚起的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承載的是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非遺魅力

此次展演活動由序《鼓舞太平》及《黃土情緣》《絲路回響》《山河遺韻》《盛世歡歌》五個部分組成,內容豐富、編排緊湊,演員與舞台相互交融,為觀眾奉獻上一場承載著泥土清香和匠心意韻的非遺盛宴。

第一篇章《黃土情緣》主要呈現了慶陽嗩吶、隴東民歌、環縣道情皮影、崆峒武術等經典項目,“隴東的尋常日子裡,嗩吶高亢,道情悠揚……”以演唱道情音樂、表演牛皮燈影為表現形式的環縣道情皮影,歷史悠久,藝術魅力獨特。2011年,環縣道情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一員,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第二篇章《絲路回響》由涼州賢孝與永昌賢孝、裕固族民歌、嘉峪關口技、哈薩克民歌等非遺項目組成,為觀眾帶來了內容豐富、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根植於涼州本土、古老悠久的民間說唱藝術——涼州賢孝,又稱涼州“勸善書”。2006年,涼州賢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第三篇章《山河遺韻》中,花兒、秦安小曲、秦腔等,既有西北特色,又充滿濃厚的生活和藝術氣息。

“白馬山寨的火把點亮,土琵琶彈出心中歡暢……”第四篇章《盛世歡歌》由文縣土琵琶彈唱、藏族鷹笛、格薩爾史詩說唱、瑪曲龍頭琴彈唱等組成,集中展示了甘肅省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土琵琶彈唱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元時期。琵琶彈唱蘊藏著大量獨特的音樂元素,是民族文化中獨有的瑰寶。2017年,文縣土琵琶彈唱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遺名錄。

創新呈現

展演的一大亮點是將不同地域的同類非遺項目同台展示,既豐富了主題,也彰顯了活動組織方的匠心獨具。《鼓舞太平》部分,觀眾不僅感受到蘭州太平鼓的磅礡氣勢,同時還欣賞到武山旋鼓舞、武威攻鼓子、卓尼巴郎鼓以及白銀黃河戰鼓。

同樣是鼓,敲打出的卻是不同的氣勢與文化。

蘭州太平鼓擊鼓動作融合傳統武術元素,幅度大,力量強,忽而將鼓擎至頭頂,忽而將鼓掄於地面,前后騰躍,騎鼓擊打,場面十分壯觀。

武山旋鼓舞俗稱“羊皮鼓”“點高山”,鼓面以鐵圈蒙上羊皮而成,形如團扇,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鼓鞭,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豪邁。

武威攻鼓子又稱涼州攻鼓子,是一種漢唐軍旅出征樂舞的遺存,表演者手到、眼到、神到的擊鼓技巧加上鼓點強弱的不斷變化,常使人聯想起古代戰爭場面,忽而長蛇般疾沖,忽而形成方陣,給人以威武雄壯的美感。

卓尼巴郎鼓是流行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東部的一種民間歌舞,其使用的羊皮鼓尤具特色。

白銀黃河戰鼓是古代軍陣戰鼓遺存,擊鼓時一鼓作氣,氣勢奪人。鼓點從表現軍隊出兵時的威嚴、緊湊、鼓聲急而不亂,到表現軍隊進攻激戰迅猛,一氣呵成,鼓聲勢如破竹,再到表現軍隊獲勝時的喜悅和歡慶,節奏流暢,鼓聲輕鬆歡快。

除了鼓聲陣陣,一首《上去高山望平川》將張家川花兒、洮岷花兒、河州花兒展現出各自不同的意韻。

音樂高亢、悠長、爽朗,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的甘肅花兒,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依據音樂特點、歌詞格律和流傳地區的不同,花兒被分為不同的類別。張家川花兒採用當地的語音語調無伴奏清唱,既可獨唱,也可對唱﹔音樂結構屬曲牌體,唱腔曲調多為商調式和徵調式,唱詞格式為長短不等的雜言體,襯詞襯字較多且意味獨特。洮岷花兒因地域而得名,傳唱於洮水、岷山之間,具有內容豐富、取材生動、節奏鮮明、韻律高亢、演唱豪放等特點。河州花兒唱詞內容以情歌為主,其中對男女愛情、婚姻等各個方面有著大量的詠繪,使人在情感上引起共鳴。

傳承弘揚

無論是存在還是發展,非遺傳承都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秦腔唱段《裱花》的尾聲,迎來了一位特殊嘉賓——甘肅省秦腔名家竇富民。能和女兒竇鳳琴和竇鳳霞、重孫豆怡歡和豆怡樂一起登台,老人激動萬分。

竇鳳琴和竇鳳霞都是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且均為非遺傳承人。

“我從事秦腔事業已近70年,今天我們祖孫一起站在台上,共同來傳承非遺事業,這是讓我感到最欣慰的事了。”竇富民說。

這個戲曲世家多年來對非遺事業的堅守與傳承,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除了家族傳承還有師徒傳承。展演中,72歲的瑪曲龍頭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華爾貢和徒弟們一起登台演出,他們明快地彈唱,仿佛把觀眾帶到遼闊的草原上。

龍頭琴,是一種由藝人自彈自唱、即興填詞,集唱、念、彈、舞於一身的綜合性曲藝表演形式。瑪曲龍頭琴彈唱曲調繁多,彈唱節奏明快。華爾貢多年來不斷創新,將現實生活中的新風尚、新氣息、新變化融入彈唱曲目中,先后培養學生上百人。

目前,甘肅省已建成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

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8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省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計493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全省共認定68名國家級、617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公布2186項市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認定3452名市(州)級非遺傳承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32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中,甘肅省入圍15項。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