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南龍鎮:提“顏”增“質”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臨夏市南龍鎮以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以花為媒、以旅游為業,不斷強化產業支撐,彰顯農耕文化,展示鄉土風情,打造現代版“世外桃源”,讓市民足不出市就能感受田園風光,體驗田園風情。
初春時節,南龍鎮王閔家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南龍碧水苑”內生機盎然,清澈的魚塘倒映著藍天,道路兩旁的柳樹長出翠綠的新葉,不遠處的山坡上,成片的杏花剛剛凋落,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杏花清香。游客穿梭在木屋閑庭散步,享受愜意時光。
為了讓市民體驗更佳的田園風光,連日來,南龍碧水苑內,大型挖掘機鐵臂揮舞,正在進行土地平整作業,招聘的本村村民有的修剪樹枝,有的種植花木,為景觀花卉種植做前期准備。
今年,南龍碧水苑按照規劃布局,計劃種植以牡丹、孔雀草等觀光花卉為主要品種的花海田園觀光區,打造大地花海景觀,形成休閑觀光旅游的集聚效應。臨夏市南龍鎮王閔家村黨支部書記張文華告訴記者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好,發展的機遇好,我們更要自加壓力,挖掘好本村的資源,打造既留得住‘鄉愁’,又富得了‘口袋’的鄉村旅游品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升級改造不僅讓南龍碧水苑提“顏”增“質”,也會讓村民增加收入。今年60歲的張大會是王閔家村的村民,也是南龍碧水苑的花草管理員,他告訴記者:“現在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年底還有入股分紅,提升改造后人會越來越多,分紅也會變多。實實在在的收入讓他對升級改造后的碧水苑充滿了信心。”
升級換擋,好風景為村民帶來好“錢”景。臨夏市南龍鎮王閔家村把鄉村旅游與產業形態塑造結合起來,配套發展餐飲、游樂、體驗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業,大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在傳統農業中注入現代農業文化,在展示出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的美感之時,讓村民在發展鄉村旅游中有事可做、有錢可賺。(朱振斌 趙巧玲)
來源:臨夏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4月10日甘肅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
- 人民網蘭州4月11日電 (王文嘉)據甘肅省衛健委消息,4月10日0—24時,甘肅省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 本輪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61例、無症狀感染者435例。…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