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靚祁連生態美

據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消息,近年來,國網武威供電公司系統性謀劃、清單式推進新能源消納、電氣化建設、電能替代等工作,為武威市走出“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貢獻力量。
新能源消納為青山“添綠”
近日,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武威)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王銀山、白昊來到天祝縣2.23萬千瓦村級光伏電站,巡檢計量電能表和光伏線路板,積極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據統計,該電站2021年發電量達356萬千瓦時,年節省標准煤1112噸、減排二氧化碳2772噸。
2021年以來,該公司持續優化新能源並網流程,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截至目前,該公司先后配合完成30家新能源電站並網,裝機容量達279.597萬千瓦﹔全面加強新能源優先調度,累計完成新能源發電量171.06億千瓦時,為助力“雙碳”戰略落地、持續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眼”大數據為綠水“清源”
日前,該公司互聯網部數據專責敬如雪打開“電眼看祁連”生態保護監測系統,查看當天的環保設備運行情況。該系統接入了祁連山生態保護區內64家工業企業、41個管護站、86個水源地、22家A級景區環保設備的實時運行數據。這些數據,來自於分布在上述用戶治污設備的分表計量監測裝置。
2021年7月,為提高祁連山生態保護區環境監管效能,該公司在與武威市生態環境局、武威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多次溝通后,主導研發了“電眼看祁連”生態保護監測系統,為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了解,“電眼看祁連”生態保護監測系統通過在祁連山生態保護區內布設的35個監測點、213個監測裝置,對省市環保部門重點關注的150個環境問題全息感知,實時獲取用戶治污設備運行數據,從而協助武威市生態環境局有針對性地開展治污防污工作。截至3月31日,“電眼看祁連”生態保護監測系統在線傳數據17萬條,節省環保成本20余萬元。
電氣化改造讓武威的天更藍
不久前,古浪西靖供電所張明福、王明山再次走進越海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智能溫室,檢查控溫、控光、噴滴灌等自動調節裝置用電情況。“電氣化技術和設備讓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全年保持恆定,既省時又省力,電氣化這條路選對了。”該公司技術總監程勝利對智能溫室贊不絕口。
近年來,國網武威供電公司全力推進鄉村電氣化建設和改造,因地制宜推動農村電炕、餐飲電灶、全電民俗等生活方式,大幅提升能源優化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形成了“電為中心”的能源消費新格局。同時,開展“供電+能效服務”,在種植、養殖、加工、生產、物流等各環節廣泛應用電氣化設備,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自2019年3月至今,該公司累計完成電能替代20.25億千瓦時,節約標准煤81.8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2.61萬噸。
此外,該公司滾動修訂武威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大力推行綠色出行。2021年全年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及農村客運站等區域布局充電樁172個。預計到今年年底,該公司還將建成充電樁800個。
綠電靚祁連,郁郁青山綿。今后,該公司將持續聚焦新能源消納、城鄉電氣化建設、電能深度替代,積極拓展綜合能源、多能供應、清潔能源、新興用能四大重點領域業務,為祁連山生態文明建設持續貢獻力量。(潘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流程、全要素管理 甘肅採取20項醫保措施護航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 人民網蘭州4月12日電 (王文嘉)日前,甘肅省醫保局聯合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共同出台《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涵蓋醫保的全流程、全要素管理,從醫保定點范圍、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范圍、支付方式改革、採購配送等6個方面採取20項政策舉措,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在調節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促進醫改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多措並舉支持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據悉,甘肅省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中藥零售藥店、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護理院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
- 評論
- 關注